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大唐危局 (1/2)

第一章:大唐危局

南部瞻洲,东南之地。

此乃人族辉煌之地,盛世之所在——东土大唐!

宣政殿,李世民巍坐龙椅之上,看着案牍上如同小山般的卷宗,眉头紧锁。

“通州五县,忽现瘟疫怪病,药石难治,不日已有难民数万,情况紧急……”

“开州四县,旱灾连年,颗粒无收,存粮即将耗尽,恐有难民流离……”

“渠州六县,多有异兽妖魔现身伤人,伤亡人数近万,衙门竭力镇压,收效却微……”

……

巍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不禁发出轻叹

纵为人皇,开辟大唐盛世,戎马一生。

此时却感觉焦头烂额。

自从五年前开始,大唐共计七州二十七县,接连有灾祸发生。

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也不算什么大事。

毕竟这么大的国土版图,哪会一片祥和?

起初李世民对此也并不在意,只是交给各地方郡守自行处理。

然而,他却没想到。

这一切只是开始!

近两年,各种灾祸愈演愈烈,甚至开始出现妖魔瘟疫横行的迹象!

饶是大唐为人族第一皇朝,多年持续的救灾补贴,国库几乎被消耗一空。

再加上连年灾祸,民心惶惶。

坊间甚至开始流传“天罚”的流言。

若是再这么下去。

大唐……恐危矣!

李世民抬眸,看向文武百官。

可目光所过之处,却无一人胆敢上谏。

文武百官沉默。

一些朝中老臣暗中交流眼色,甚至就连宰相魏征,都没敢开口。

整整五年,各地灾祸不断。

纵观历代各大皇朝,都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虽然表面不敢说,但天罚二字已然深入这些老臣的心中。

人力,难胜天!

所以他们不敢妄言,生怕惹祸上身。

李世民心中轻叹,早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

蓦然起身,走出大殿。

一代人皇,此时背影却显得有些落寞。

“退朝!”

离开宣政殿后,李世民漫无目的在宫中散步。

多年来郁结的心事,让他实在是感觉焦头烂额。

哪怕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玄武门之变,也没有此时的压力巨大。

可当路过一座宫殿时,李世民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

“陛下……”

随行太监刚想开口,却见李世民挥了挥手。

太监躬身退去。

只是看着这座宫殿的眼角余光中,闪过一缕复杂。

唐皇迈步走进大殿。

殿中无人,院内的花草修剪得却十分规整。

左侧一片竹林,右侧一池莲花,俱是生机勃勃,可见经常有人照料。

青石阶上,刻有龙形浮雕,根根大梁,皆纹着金色真龙图案。

巍然大气,可见皇家气势。

但真龙乃天子象征。

这般过界的布局,若是让不知情的人看见,定然万分惊恐。

皇家规矩森严严酷。

哪怕是其他直系皇子,也配不上这等宅院!

李世民却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步伐放慢,抚摸青石护栏,目光中充斥着思念。

不由得喃喃自语。

“承乾,你小的时候最喜欢趴在护栏上,登高远望,父皇还笑你是在看我大唐巍峨国魂。”“你可知道,为父当时便认定,你便是大唐未来接手之人!”

……

说着,说着。

李世民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这一刻的他,不再是那统领千万里疆域,威严至高的人皇。

而是一位思念孩子的慈祥父亲。

“五年了,整整五年了,承乾你究竟去哪了?”

“置一国大业、万千子民于不顾,连……父皇都能狠下心来不管吗?”

“也罢,此等洒脱心性,才像你的父皇啊!”

李世民喃喃自语,声音时而低沉,时而轻快。

唯一不变的,是那渐渐发红的眼眶。

李承乾,李世民膝下长子,天命所在。

从他的名字就能看出李世民寄托的厚望。

最是无情帝王家,李承乾却偏偏成了李世民心中唯一的软肋。

可就在五年前,李世民即将宣召太子之位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