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处理难题的诀窍 (1/2)

2015年冬日里的一个周六,早晨七点,天才刚刚亮。

寒风中,s大学校园里冷冷清清。

徐志方一个人在校园小路上静静地走着。

安静的校园里,光秃秃的树杆与树枝掩映之间随处可见古朴典雅的建筑,偶尔传来清脆的鸟鸣,寒冷的风吹在脸上,他的心情也感到一些轻松,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惬意。

难得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自己的时间来清净一下,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仅仅用眼睛慢慢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知道,静下心来,能发现很多平时不会注意的事物。

一开始,周围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稀松平常,但仔细地走近去观察,用不了多久,就会察觉到一些平常事物的独特之处。

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这让他觉得很放松。

但这个美妙的过程是如此的短暂,三个小时后他就要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和嘉宾出席学校的一个主题论坛开幕式,他又要回到那个喧嚣热闹而又有些身不由己的繁华世界。

昨天商务总监报告了一个不利消息,准备要签的一个占年销售额很大比重的大单又要变卦了,鸿运集团想再压一次价。

鸿运集团是志远集团的长期客户,一直以来有着密切的合作,双方已经在酝酿着一个战略联盟协议。

志远集团曾经在和鸿运合作时在价格上有过几次很大的让步,作为回报,鸿运在志远早期进入市场和后继的巩固市场阶段都给予了关键性的支持。

时间进入2015年,鸿运遇到了成本大幅上涨的问题,为了想减轻成本压力,在这次合同草签之前突然变卦,提出了一个比较大的让价要求。

事关重大,徐志方暂时放下手中的其它事务,参加了昨天总经理杜远向召集的公司高管会议,会议室里大家各抒己见,市场总监觉得现在市场低迷竞争又激烈,可以适当让价。财务总监坚持不让价,因为过去一年来成本已经涨了很多,要考虑盈利率。研发总监也不同意让价,这次给鸿运供的货是这个系列中的第四代新产品,最好不要自降身价。

徐志方明白,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以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为出发点,但最终所有的矛盾与争端都会汇集在徐志方这个董事长这里,由他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徐志方平静地看着大家,表情好像是这件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

他一直在告诫在这样情况下自己绝不能流露出半点倾向,否则会议极易变成一言堂,许多极有价值的观点很可能就会错过,他希望听到各种各样的意见和观点。

问题虽然来得突然,但主要的细节在大家的发言中被呈现的越来越明显。

大家依次发完言后,徐志方看着杜向远点了点头,杜向远说:“大家都说完了吗?没有补充的话那就散会吧。”

众人不再做声,心照不宣地鱼贯而出,他们都知道到了徐志方“静思”的时间。

最后离开的是总经理杜向远,徐志方对他说:“等我联系你。”

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徐志方总会先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先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如果还是无法放下时,就去做些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其它事情,要有一些难度,这样好让自己更好地跳出来。

徐志方把方方面面都静静地想了一遍之后,到了他认为解决难题最关键的地方-将自己的内心放空。

他很清楚,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想得是否细致,还在于离得是不是够远,自己能不能置身度外不带任何情感地去考虑。

只要做到放下,以另外一种心态去重新审视,这样才有可能发现要么思考的角度变化了,要么发现了新的目标,突然间有了能突破的地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灵感突现就会变得可能。

徐志方在会议室里静静地坐了一个多小时,眉头稍稍紧了一下,下定决心后,他拿起了座机,按了几个数字,说:“向远,你过来一下,刚才的会议室。”

等杜向远进来坐定,徐志方缓缓地说:“我建议按他们要求降价幅度的百分之七十降,但要求他们必须答应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增加一个五年期独家供货的排他性协议。”

徐志方停顿了一小会儿,又接着说:“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今后几年的一个关键战略目标就是继续扩大新一代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他们的成本压力大所以想让我们让价,而我们想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这也是互惠和双赢。具体操作和如何完善细节由你的管理团队来决定,下周他们的郝总在公司,我去拜会一下,顺便谈谈战略联盟协议的事。”

徐志方的习惯就是在他说明他的决定后,会紧接着简要地解释下原因,他一直信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万一存在他考虑不周的情况时也有挽救的可能性。

杜向远说:“好的,志方。另外明天的s大论坛我们一起去吧,车几点来接你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