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惊变之夜 (1/3)

八月十五夜,阴,天上虽然没有圆月,大地仍然一片光亮。

已是中秋到处充满了燃烧着松油的清香,外面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孩子扛着松油火把跑动和呼应的叫喊声。

袁小青住的地方本来是九华山下,山田阡陌自然和谐。

房子在半山腰,几栋老房红砖黑瓦,檐前滴水尚算雅致,室中木桌木椅几副以供孩子读书写字之用,这等乡村教师的日子虽不富裕,却是每日精神饱满。

更是有富足的精神和时间去研究尚大师的《易经》,这样的日子过的不要太爽。

昨天上山走得太远,一场中秋节前的秋雨浇了个透,发烧烧的昏天黑地,现在口干舌燥起不了床,胸中火烧火燎一般,本来床头放着一瓷缸子水,早晨起床还伸手就够到了,现在手摸来摸去是摸不到了,真是奇怪。

叹了口气头昏脑胀的准备欠起身子找电灯的开关,再渴下去可真的要给发烧烧死了。

奇怪的是抬手摸了半天,本来床头不远的开灯也不见了,这。。。。。。。?

茶缸子不见了,电灯开关也摸不到,远处又是一阵奇怪得味道。

袁小青感觉上已经不对了,外面燃烧的松油味道现在让她倍感晕眩,一阵昏昏沉沉之中她又睡了过去。

一觉睡醒眼前还是没有光亮,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看看眼前的灰蒙蒙的墙壁,总有一种梦里相识的感觉,也许前几天做的梦今天就梦回天姥·?

窗户外更是几声陌生的腔调喊道,“烧卖、烧卖,“声音简洁粗狂而有力,总也不是九华山下的徽乡押韵。

靠着脚前方有几丝光亮透了进来,想来这就是门了,袁小青站了起来,非常熟练的摸了过去,连她自己都感到奇怪,平时黑夜里起床都是摸摸索索瑟瑟发抖的,今天这是怎么了,轻手轻脚的感觉。

这扇门与其说是门还不如说是竹片扎起来的竹排,厚重而又遮光,空心的毛竹隔音效果又非常的好。

袁小青探出了个脑袋向外一看,突然觉得天都塌了,瞬间炸裂了起来。

这条街道也太热闹了,行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很是繁华一派物华天宝的繁荣景象,集市两旁酒肆茶楼林立。

路边摆摊子的小贩也扯着嗓子吆喝叫卖,本来袁小青听不懂这些方言,现在却全都听的明明白白的,牛皮布上铺着绣工精美的帕子香巾,各色琳琅的发簪步摇、绢花头冠,引得许多女孩子驻足挑选。

偶尔还有几个金发碧眼,打扮怪异的波斯人经过。

他们的工具和穿着实在是太辣眼了,木轮的独轮车“吱嘎吱嘎“的从面前撵了过去,推的人满头大汗,上面却是说不出名的一堆绿蔬菜。

人人头上梳着高髻,穿着灰色的对襟衣服,这不就是前阵子公园里小姑娘穿的汉服么?只是这里的人腰间束着条满是汗泽和污迹的带子,脚上穿的却是草鞋。

想当年我刘皇叔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越想越是不对,突然又是一阵锣鼓响,“铛“一下震得耳膜发聋,换了平时袁小青定要报警告他扰民,这会一摸发现两手空空如也,总算回到了现实,却见几个大汉抬着一顶轿子从门前飞奔而过。

袁小青这才明白,自己已经从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来到了古代,究竟是哪个年代还要仔细的去品。

这,应该是我穿越了....

过去的记忆即清醒又只能刻画在记忆里,袁小青也不知道真实如何,自己没烧前可不是这样子的,难道是烧糊涂了。

门一打开,屋子里迅速被强烈的阳光占领了,虽然是秋天阳光还是很晃眼。

这屋子狭小逼仄,一个石质的桌子上面放着戒尺和几本线状的书籍,书给翻的发了黄,不少污损之处。

墙上糊了几张纸,本来以为是学校宿舍墙上糊的天王的海报,很兴奋的趴了上去,结果却是繁体的文字,仔细辨认了一下,却是几张贴的告示,给拿了过来裱在墙上防止灰尘下落。

桌子上放着一枚铜制的腰牌,正面一个龙口衔着两个大字,提刑,下面雕着一行小字:宋,五品提刑。

原来我来到了宋朝,袁小青一阵晕眩。

背面却是烧着几行正楷,袁小青,三司提刑,勘察,刺探,仵作,提领之用,落款一个大大的不认识的方章。

大宋提刑?难不成要和大宋提刑官宋慈去做个伴?

袁小青二十年来最怕死,污,偶尔买只鸡都要菜农杀好拔干净毛给自己。

想想以后要和法医,不对这里叫仵作,尸体,土匪,各式各样恶心的人打交道,这不是成心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

就算穿越也要穿越成杨贵妃的啊?怎么搞成了最脏、最烂、最差的提刑?

“自己日思夜想的可是当个贵妃啊,每天不是逛逛吃吃喝喝玩玩,就是到处看看听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