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镇
莲花村
刘启身穿灰色麻衣,十八岁的年龄,不到一米八的身高,身材消瘦,皮肤微黑,一双大眼十分灵动。
此时用扁担挑着两桶水,步伐稳健的穿过条条小道,来到矮土墙围成的院子之前。
刘启放下扁担,提起一桶水,推门而入。
门内的一只黑狗支棱一下从窝里边跑了过来,围着刘启脚边来回转着摇尾巴。
刘启看着大黑狗笑了笑,三两步走到厨房,把水倒入缸中,又打开米缸看了一眼,还有小半缸米,这才走出厨房。
“大娘,水已经打好了。”
说完,刘启便向外走去。
这时候一个眼中青白的老妇人抚摸墙渡步到门口,对着外边喊道:“启,我做了早饭,你吃点再走。”
刘启边走边说道:“你放着中午吃吧,大娘,我跳水路上吃过了。”
“你这孩子,晚上回来了,来我这边一趟,你的鞋子我给你补好了。”
“好嘞。”
刘启把黑狗又赶回院子,一手拿着扁担,一手提着水桶来到了隔壁院子。
这才是刘启的家,不过,这个家和隔壁吴大妈家一样,只有自己一个人罢了。
刘启把水放好,快步走到屋子里边。
屋子不大,摆设陈旧,还有些阴冷,不过倒是很整洁。
拉开衣柜,里面放着两身长袍,刘启拿出来一身,快速换上,便急匆匆的向外走去。
他家里可没有地,维持生活的就是这一份工作,伏牛镇学堂老师。
刚跨过学堂,便看到一个孩子蹲在四个孩子中间,忍受着拳打脚踢。
他们见到刘启过来,急忙四散而逃,各自逃回自己的教室。
刘启快步上前伸手一抓,倒不是去抓那些打完人逃跑的孩子,而是去抓这个挨打了,仍要逃跑的孩子。
被抓的孩童局促不安的抬头看了一眼刘启,又赶紧低下头,好像挨打是他做错了事情一样。
“老,老师好。”
刘启把孩子身上沾染的灰尘拍掉。
“嘿,老师不太明白,你挨揍了,你跑什么啊。”
那孩子仍低着头,也不敢说话。
刘启大量着这孩子,体型,身高在孩子里边绝对是出众的,力气绝对不小,不过,衣服的话,却是有好几块补丁。
“男子汉,你怕个什么?先踢裆,再锤眼,你这体格打不过他们?还不把他们打的个个熊猫眼?”
男孩抬头惊讶的看着刘启,接着露出一丝笑容,像是说已经没事了。
刘启两世为人,一眼便看出这孩子早熟。
实际上,越是启智早的孩子,越是容易被欺负,因为他们知道打伤别人的后果。
刘启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说道:“老师可没给你开玩笑,他们再欺负你,你就这么做,打伤了钱我来赔,说到做到。”
男孩眼睛在刘启身上转了一圈后小声的说道:“老师的衣服和我的一样。”
刘启一愣,看着自己青色长袍下边也有一块补丁,当即脸色有些发热。
“嘿,就你眼神好使,老师这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得,你个小子知道什么,去去去,上课去吧。”
男孩笑着往教室里跑去。
“刘启老师,你怎么能这么教孩子呢?”
刘启回头看去,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也是这个学堂的老师之一,张文海。
刘启对他的感觉是,尊重,但是不认同,是个迂腐的老夫子。
“张老师,我刚任职没多久,有时候教导方法难免有些偏差,还请日后张老师多多指教。”
张文海看刘启态度端正,脸上神色缓和。
“无妨,刘老师你刚来,学堂虽然不是瀚海学府,不过里边的学问也需要很久去探索。”
“张老师说的是。”
“只是,太可惜了,你原本来瀚海学府就读,为什么退学啊,要知道从那里出来的学生,就算是县丞都要礼让三分。”
刘启面露伤心之色。
“双亲病逝,特回到家乡,缅怀父母恩情,无心他乡就读。”
燕国推崇礼孝之道,这般解释,更是让张文海为之惋惜之余,多了一份敬佩。
实际上,刘启从那个蓝色星球穿越过来时,便已经在这个小城镇了,到现在,已经是两年了。
……
傍晚时候,学堂放学,刘启回到莲花村,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走到村西头的一个破旧宅院里边。
院子里一个胡须皆白的老人躺在摇椅上,迎着晚霞轻轻摇动,好像没有看到刘启一般。
刘启也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