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 阴司鬼衙门 (1/2)

残阳如血,映的满地橙红,大禹朝国都洛阳城笼罩在这昏暗的光芒中。

洛阳城两条主街贯通东西南北,皇城位居正中,整座城两百万人无比繁华,傍晚也是热闹非凡,各处的集市酒楼繁忙,烟花柳巷也开了张,不夜城的夜灯红酒绿。

东西大道靠近西城门的一小段区域空着,路上干净的一尘不染,更无人烟,连猫狗鸟雀都不曾停留。

左右两边不远处都是繁华的街道,商人小贩杂耍卖艺络绎不绝,唯有此段路极冷清,马车绕行,马路对面的墙壁也都用木板钉的牢牢的。

偌大的朱红门扉,上悬金字大匾,书有笔锋劲似猛虎的二字【阴司】。

此为阴司衙门,大禹朝成立起来专门判阴曹鬼事的衙门,又被民间人称为鬼衙门,因行神鬼之事被民间各种说书唱曲的人一渲染,便传闻其中的衙役官兵皆非正常人,不论官职皆称为阴判官。

阴司衙门自大禹开国太祖武皇帝便设立了,当时乱世方终结,却神鬼乱行,特地设立了阴司召集能人异士来处理这些事情,现在大禹朝盛世至今两百年,这些事情少了许多,阴司也清闲了。

但是因为阴司是一个特殊的机构,里面的辛秘甚多,历代皇帝就算不用也好好养着这个衙门,渐渐的有了另外一个功能。

阴司成为了针对官员的暗中监察部门,直属于大禹皇帝个人。

宁入死牢,不入阴司,这是所有大禹官场上当差的官员们的共识,传闻只要进去了就算不死也得少层皮。

朱红色的大门前,两位穿着锦衣的官吏骑马带了一批关押在木笼中的小孩来到衙门口。

一个个孩子都穿着破衣烂衫,这样临近新年的寒冬腊月,这等轻薄破烂的衣衫冻得孩子们都瑟瑟发抖。

两名官吏敲了敲阴司的大门,当大门缓缓的敞开的时候,两人作揖行礼:“京兆府转送乞儿,请判官大人接收。”

刚说完两人一溜烟就上马离开的,载着孩童的马车也不要了。

就算是京兆府的高等衙役也不想在阴司门口多做停留,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你说阴司要这些小孩干嘛?”

“鬼吃小孩,合情合理。”

两名衙役离开一段距离后放慢了速度讨论了起来。

高个子的说:“里面的判官真的是鬼?”

“那还能有假?”矮个子衙役说的信誓旦旦:“我以前抄家的时候正面见过一次。”

“上任户部侍郎信北边的“神”在家里摆了祭坛,用年轻的姑娘活祭被陛下发现了,我们去抄家,但是没想到那家伙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可吓人了,面皮都没了刀枪不入,我们拿他没办法,后来阴司的判官来了,三两下就搞定了。”

“怎么搞定的?”高个子来了兴趣。

“那我哪知道,又不让我进去看,反正能搞定那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肯定比那东西还恐怖,还是离得远一点好,这些小孩估计没命活了,谁让他们没爹没娘的,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你可别瞎说,光天化日,皇城之内,还真有鬼怪不成,阴司怎么说都是正经衙门。”

“刚才你跑的可比我快。”

“我听说是太医令叶家碰了怪事,叶太医求阴司衙门查案。”

“哎,不说了不说了,这些事情知道多了反而对咱们没好处,晚上勾栏洗洗浊气。”

“此言在理,与君同行,共洗浊秽。”

……

阴司衙门前,木笼车子自己动了起来,慢慢的朝着衙门内驶去,朱红色的大门关上,似乎这里从未出现过这些孩子。

衙门内,一个身着灰衣腰佩铜剑的年轻男子单手拉起了装着十几个孩子的车子,面色轻松的往内走去。

他的腰带上嵌着一块玉牌,上书【灰】字。

灰,青,朱,墨,这是阴司判官们的级别分类,眼前的青年是最低级的阴司判官,灰判官。

一行孩童被带到了衙门内,堂前坐着一个年轻男人,穿着黑色的道袍,手持拂尘,面色白净无须,穿着道袍却是光头且头点戒疤。

“府尹大人,乞儿们带到了。”灰衣青年缓缓行礼。

黑袍男人正是阴司衙门府尹名为莫求。

“下去吧。”

府尹轻轻挥手,灰衣男人退出了堂前,门也随之关上,再一挥手,困着孩童的木笼破裂为齑粉,十数个孩子纷纷逃散,叫喊。

莫求双目如隼,观察着眼前的这些孩童。

惊恐,慌张,害怕,无助,恐惧,这些情绪毫无遮掩的表达,都是六七岁的孩子,阴司衙门内早已六神无主了。

莫求手掌放在自己的胸前,缓缓一拉,一只黑色的鬼影从身躯内浮现,漂浮在堂内,围绕着孩子们一圈圈的转着,四目相对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