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立国四百余年的炎汉王朝,终于在宦官乱政、流民四起的危机中,摇摇欲坠。”
“一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来临了!”
......
大秦,沙丘,朋来客栈。
苏辰手拿折扇,坐在高台上,侃侃而谈。
小小的客栈中,只听得到苏辰清朗的声音。
“三国的开头,得从幽州涿郡一个织席贩履的青年开始......”
这是一个全新的,众人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客栈中原本叽叽喳喳的人群,此时全都安静下来,好奇扭过头去听着。
以前的故事,都是帝王将相。
而这次,英雄的主角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夫。
这不由让众人打起精神来。
随着故事的展开,当讲到“张翼德怒鞭督邮”时,客栈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啧啧,厉害!”
“打得好!”
“张飞虽是屠夫,但也敢鞭打督邮,真是一条好汉!”
“这样的人,真吾辈楷模!”
客栈中,越来越多的听客挤了过来。
这些人都是普通的市井之人,平时没少受衙门的气。
此时,听到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都不由得叫起好来。
与这些喧嚣闹腾的听客们比起来,客栈的东南角就清净多了。
那里靠窗的位置,有一处宽敞清净的桌子。
桌上放两杯清酒。
两名中年男子,一身玄黑常服,相对而坐。
坐在右边主座的男子,气质威严,眸光深沉。
他静静坐在那儿,却仿佛虎踞龙盘,
浑身散发着犹如实质般的森冷气息,令人不敢靠近。
坐在左边的另一位男子,则一脸严肃,低垂的眸子中不时闪过道道寒光。
“李相,这个故事你怎么看?”右座男子笑着问道。
左边的严肃男子,眼睛眯了眯,低声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妖言也!”
“陛下,这故事虽有趣,却暗讽我大秦江山要瓦解崩盘。”
“此风不可助长,臣不喜欢。”
“秦法有律:是古非今者,夷三族;偶语诗书者,弃市。”
“此人说的故事,虽是虚构,但流毒不浅,有蛊惑黔首造反的嫌疑!”
“臣建议立马禁止,将这苏辰腰斩弃市!”
右边主座的男子闻言,眉头蹙了起来:
“李相啊,你身为丞相,理应为国惜才。”
“这苏辰虽是个说书的平民,却才华横溢,杀之可惜。”
“当年,我听信你的话,误杀了韩非。事后想起,追悔莫及。”
“李相,你比朕好杀啊!”
“身为丞相,气度为何如此窄小?”
被称作李相的男子闻言一颤,额头上冒出冷汗来,躬身道:“请陛下恕臣愚钝。”
两人窃窃私语。
聊的却是国政民生的大事。
与客栈内的轻松气氛格格不入。
只因这两人,正是大秦王朝的始皇帝嬴政和右丞相李斯。
此时,正值始皇帝三十七年,嬴政第五次东巡。
嬴政带着李斯、赵高、胡亥,巡视东南。
归途中,嬴政感染疾病,从平原津(山东德州)迁移到沙丘宫(邢台广宗)疗养。
这几天,他的身体感觉略有好转,便带着李斯出来走走。
在朋来客栈歇脚时,恰好听到了苏辰的三国故事开讲。
一开始,只是抱着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心态,好奇听一听。
但渐渐地,嬴政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故事不同于寻常的说书,十分的精彩!
故事分成了两条线:
一条线,讲宫廷宦官与外戚争权。
另一条线,讲刘备、关羽、张飞的底层奋斗。
“这个故事,不简单啊!”
“说书人的格局很高。庙堂与江湖,两条线看似分开,却又紧密一体。”
“精彩,着实精彩!”
“若非有经天纬地之才,谁能想出一个这样波澜壮阔的故事?”
嬴政喃喃赞叹。
在大秦之前,华夏从未有过一统的中央王朝。
可这三国的故事,说的却是一个中央王朝逐渐崩溃、权柄逐渐失去的故事。
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