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太安城,皇宫。
晨阳尚未升起,天色尚处于青冥中,文武百官的车辇在皇宫的午门外停下。
文武百官纷纷下马,找到相熟的同僚,进午门,过金水河,往太和殿方向快步走去。
百官面色皆是透着深深的忧虑之色,沿途不由多看了一眼多年来所走过的早朝之路。
可能再过几日,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熟悉的一切了。
来到太和殿,文武百官分开两侧,开始了仿若菜市场般的喧闹议论。
“根据北镇抚司最新传来的消息,燕王大军已经兵至幽州望月城,不出三日恐怕就能兵临太安城了啊。”
“本官听说宁王的大军也已经开拔,估计也是今日就能兵临太安城。”
“还有武王和明王......”
“唉,不管哪一位藩王先至,这大明至少还能姓朱,可现在大明西面和北面边境,正在遭受妖魔两族侵犯......”
“是啊,到时候几位藩王为了皇位肯定会大打出手,最后元气大伤,到时又如何抵挡得住妖魔大军对大明的进犯?”
“大明国祚恐怕是......”
“现在就看陛下作何考量了。”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面色皆是忧心忡忡。
大明现在遭逢内忧外患,一下子就到了即将倾覆之际。
而这个时候,各州藩王不想着同仇敌忾的抵御外敌,反而是为了帝位,选择同室操戈。
“陛下驾到!”
伴随着一道公鸭嗓高亢的声音在太和殿里响彻,百官纷纷停下交谈,低头静待着皇帝的到来。
一名身穿金色龙袍,面容倾城绝色的女子在众人的簇拥下,拾阶而上,登上皇位。
她便是刚刚继任皇位还不足一月的新帝,朱锦。
“吾皇万岁万万岁!”
百官纷纷跪倒在地,声音响彻整个太和殿。
“众爱卿平身!”
朱锦目光环顾整个大殿,缓缓说道。
百官这才纷纷站起。
“诸爱卿可有事启奏?”朱锦淡淡道。
文武百官用眼角余光观察着朱锦脸上的表情,心头皆是诧异不已。
各路藩王的大军即将赶至太安城,她极有可能会成为大明王朝史上继任帝位寿命最短的皇帝。
可现在朱锦的脸上却并未有任何慌乱,着实让百官心头有些惊疑不定。
难道说先皇朱篆还留有后手?
众人目光纷纷看向了站在为首位置的一名老者。
老者面容枯槁,沟壑密布,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
他便是首辅王徽,从官五十余年,朱锦已经是他辅佐的第三任大明皇帝。
迎着众人目光,王徽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各路逆贼即将赶赴太安城,意欲谋取陛下帝位。”
“还请陛下能即刻迁都凉州存续火种......”
各州藩王假借大明从未有过女子继任皇位一说,纷纷举兵,意欲拨乱反正。
故而当先皇册立朱锦为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时,遭至了文武百官的反对。
只有王徽一人站出来表示支持朱锦继位。
故而现在藩王举兵谋逆时,百官才会持冷眼旁观的态势。
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不管谁成为皇帝,都离不开他们去主持各项事宜。
他们本身就是对女子继任帝位心有不满,现在藩王有二心,他们没举双手赞成此事已经是对王徽的敬重了。
朱锦闻言,摇摇头道:“迁都一事首辅大人休要再提,朕绝对不会将太安城拱手送出,这些逆贼不论是谁先至,尽管攻城。”
“若能取走朕的性命,那朕自当拱手让贤!”
听到朱锦这句话,王徽浑浊的眼里饱含热泪。
他很清楚,他辅佐的大明正统,恐怕会在近日迎来倾覆......
此刻的他也不知当初支持朱锦继任帝位究竟是错,还是对。
“诸位爱卿可还......”
朱锦目光环顾一圈,话还未完,便有一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走进殿内。
“启禀陛下,据北镇抚司锦衣卫谍子传来密报,燕王大军已至百里外的将军岭,明日午时即可兵临太安城。”
锦衣卫快速说道。
“明日午时吗?”
朱锦目光泛起一丝冷厉,沉声道:“朕会在这里等着他们!”
说到这里,朱锦目光环顾大殿一圈,淡淡道:“若朕身死,诸位爱卿可向入城藩王效忠!”
“首辅大人,这可能是朕的最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