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半仙养成 (1/2)

明万历二十年春。

晌午,巳时许。

浙江布政使司所辖嘉兴府城厢,老东门大街最热闹的巷口。

三十刚出头的沈惟敬在习习凉风里悠悠然的出了门,衣袂翩翩的颇有些得道的感觉。

他身材瘦削、鹤顶鹿背、凤目疏眉、孤冷出尘,在芸芸众生之中,虽是青衣布履,却显得圭璋特达、卓尔不群。

但见他手执平金、轻摇铜铃,肩上挎着的布兜里插满了纸折扇、铁算盘、字袋和签筒,完完全全是一副道行高深的问卦师的打扮。

很显然,沈惟敬今儿出来撂摊还是有些晚,街道两旁已经挤下了不少撑着大油伞的小商小贩,有卖刀、卖剪、卖杂货的,有卖茶水、卖茶叶的,有卖竹器、木器的,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

好在沈惟敬对整条东大街都烂熟于心,哪里市口好,他心里跟明镜似的。那直勾勾的小眼神儿一通乱扫,还真瞅准了一块好地儿,春光普照,又正好有张空置的石桌,两张石凳安安静静的偎在墙角。

沈惟敬瞧得真真的,三步并着两步走,穿梭到瞧好的位置,耍横似的把招幡斜靠到墙边,布幡散开,清楚可见四个大字:“铁口直断”。

他朝隔壁卖梨膏糖的小哥打了个招呼,便顾自费力的去挪那张石凳。

小哥见状,赶紧过来帮衬,两人索性一气呵成的把两张石凳都挪到石桌边。

沈惟敬正喘着粗气,这厢没坐稳,那厢就见三位人物逛里晃当迎面而来。

沈惟敬定睛一看,这三位穿衣戴帽松松垮垮的、臂胯裸露纹满了青龙白虎,就这仪容观,料定是街头混混。

为首者显然像是带头大哥,一开腔就带着自命不凡的口气,嗤之以鼻道:“我说算命的,你就是沈半仙先生啊?”

沈惟敬沉稳自如,从容答道:“对,是我。”

随行的两位也同样语带冰嘲,随口问道:“你还真敢称半仙啊,你测字问卦灵还是不灵?”

沈惟敬避重就轻、答非所问,借机询问道:“那敢问三位名号。”

“水上飘陈胜哥。

天上飞张广儿。

村中俏花芳来。

咱还有老四龙大虫宋礼金、老五白日虎汪酒赐。

兄弟五个号称桃园五只豹。”

沈惟敬差点没笑出声来,想想自个儿是在摆摊谋生混饭吃,所谓来者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只要是愿意给钱,管他妈的谁都是大爷。

所以没必要计较他们谁跟谁,憋住了笑气、想明白了的沈惟敬一本正经的开始了胡说八道:“哎呀呀!五位少侠的名号加一起,上上挂。”

三兄弟争先恐后道:“怎么说?”

沈惟敬逐一扫视了他们一番,郑重其事道:“五位的名号不仅响亮,而且号中带水、天、龙、虎字,乾为天、虎为王,这困龙得水、猛虎出山,多财多福上上卦!正所谓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稍,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老大水上飘陈胜哥颇感惊讶道:“有意思。”

沈惟敬沉吟道:“三位,我这是实话实说。”

水上飘陈胜哥似信非信的愣愣道:“那今天你要给咱哥仨好好算上一卦。”

沈惟敬听话听音,估摸着这单生意该要成,便接茬儿问道:“三位今天是相面、测字还是问卦?”

陈胜哥想了想,挠了挠头道:“测字吧,我先问问你,你说你测字可真灵啊?”

沈惟敬轻言浅笑道:“三位瞧瞧这招牌,可是街坊们送的(指了指铁口直断布幡)。只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叫铁口直断,那三位兄台所测的字是福是祸,我恕我直言啊。”

陈胜哥还是不太放心,试探道:“我们仨就测字,这要是不灵怎么办?”

沈惟敬顿了顿,和颜悦色道:“少侠,您看这么办行不行?要是不灵,我这一整天相面测字的卦金,全部归您。要是灵验的,劳烦您把卦金补上。”

他们一来一往对话的当儿,周围已经围拢了好多瞎逛悠、好闲事的街坊邻居,都围拢在一边看热闹。

陈胜哥还是半信半疑道理:“那好,我测个字。”

沈惟敬心平气静道:“那您抓个条(边说边把放字条的布兜放到石桌上)。”

陈胜哥他故作姿态道:“不抓。”

沈惟敬脱口而道:“那劳烦您先写一个...”

老大显得有些六神无主:“我写,我写...”

连说了两个“写”字,后面就卡顿没了下文...

一旁有看热闹的插话道:“就抓个条呗,随便抓一个多省事...”

沈惟敬不禁也催促道:“我说,这位少侠,您还能痛快点,看看,后面还有那么多街坊邻居等着呢,快点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