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丶咸阳城。
夜晚皇宫!
“一群庸臣,朕就应该把他们统统拉出去砍了。”
“我大秦怎么就养了这群废物,这样的人也配站在大秦朝堂上。”
嬴政把手里的竹简书狠狠的丢了出去,站在书房外的太监听到始皇暴怒连忙跪在地上。
一直在书房外守候的李斯走了进来,示意两名太监出去。
自己上前把竹简书捡起来,重新放在桌子上。
“李斯你看看这份奏折的内容,朕真的是太失望了,这次朕一定要杀几个人给其他大臣看看,身为大臣不作为的下场。”
此时的始皇脸上写满了愤怒。
李斯拿起那份竹简书,打开观看,李斯的脸色也从平静变得异常难看。
“你也看到了,上党丶巨鹿丶颍川发生抢粮事件,造成了很多人的伤亡。”
“这几个郡守不仅不安抚老百姓,还强行镇压,这不是让那些百姓对大秦越来越不满吗。”
嬴政越说越生气,脸色变得也更加难看。
“还请陛下息怒,李斯对这三个地方也有所耳闻。”
“那里最近正在大旱,才会出现抢粮事件。”
“这几个郡守确实有所不作为,但是现在那里也只能暂时靠他们治理,还请陛下三思。”
李斯拱手说道。
整个大秦能够如此和始皇交谈的,也只有名将王翦和丞相李斯。
“自从东周分裂百姓一直处于战乱,朕自从继位开始就决定一定要统一六国结束战乱。”
“最后朕终于做到了,朕以为没有了战乱,百姓就会过得好。”
;“但是看到这份奏折朕知道之前想的太轻松了,百姓过得好不好不仅仅是和平,还要有一个称职的官员。”
嬴政看着窗外的景色,脸色恢复平静淡淡的说道。
李斯站在身后没有发言,但是心里他同意始皇的观点。
“各个地方官员不让朕省心,朝堂上也是如此。”
“大多数官员都心怀鬼胎,想着支持哪个皇子。”
“朕很心痛,大秦的官员为何能变成这样。”
始皇看着章邯说道。
此时的李斯就是承受始皇倾诉的人,今日朝堂上扶苏和胡亥因为一件事情争吵起来。
淳于越身为扶苏的老师,带着儒家大臣第一时间支持扶苏,支持胡亥的大臣也不甘示弱,两方吵得不可开交。
也只有王翦李斯和蒙毅没有参与其中,虽然蒙毅所在的蒙家是支持扶苏的。
但是他们首要忠诚的是始皇,所以这种事情蒙毅从来不参与。
“陛下最近过于劳累,是否要外出巡游一番,看看咸阳之外的风土人情?”
李斯拱手说道。
“之前巡游寡人所见所闻没有一个好事,朕这次就不出去找不自在了。”
始皇拒绝了李斯的提议。
“管理赋税的大臣和老臣关系不错,今日朝会结束,他告诉老臣一个事情。”
“博陵县今年上缴的赋税,居然和一个郡的赋税持平。”
“老臣当时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小小的一个县城上缴的赋税居然比郡城还要多。”
“当时老臣还以为哪个大臣在说假话,但是大臣告诉自己博陵的赋税已经送到咸阳,已经充入国库了。”
老臣看着始皇拱手说道。
听到李斯的话始皇一脸震惊之色,这还是他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一个县的收入怎么可能这么多,朕不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古怪。”
始皇否定了李斯的话,身为大秦的皇帝对于赋税这方面他太了解了。
一个县能有多少人,想上缴那么多的赋税,说明他们的生活条件要非常的优越。
“博陵县的县令叫什么名字,李斯你给朕好好说说。”
始皇看着李斯一脸严肃的说道。
“诺!”
“博陵县的县令叫凌云,是三年前成为博陵的县令。”
“那个管赋税的大臣告诉末将,博陵县之前是一个贫困县,最基本的赋税都不能上缴全部。”
“自从凌云上任第一年开始,博陵上缴的赋税就和其他县城上缴的赋税一样。”
“第二年上缴的赋税已经是其他县的几倍之多,今年上缴赋税直接和一个郡相持平。”
“那名大臣也非常的吃惊,也写了一份奏折,可能陛下每天审阅的奏折太多,还没来得及观看。”
李斯把那个大臣告诉他的话,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此时陛下心情不好,这个消息应该会让他心情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