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大明国力鼎盛,百姓安居乐业,一副盛世繁荣的景象。
应天府江宁县城河边,杨柳依依,鸟儿鸣唱,一些文人雅客都在此间交流做客,谈吐间无不风度翩翩。
此时只见一名身着华服相貌英俊的少年郎缓缓的从远处走来,身边还跟着一位丫鬟模样的小丫头正絮絮叨叨的在说着些什么,身后不远还有一位看着孔武有力的家丁护卫,看来又是某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了。
“少爷,您才大愈,吹不得风寒啊,咱们还是回去吧。”
来到河边,只听闻那小丫鬟如百雀般的银铃声正朝着那公子哥说道。
“我早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老是憋在家里,我没事都要被憋出事情来了。”公子哥说完还举起自己的胳膊晃了晃,表示自己现在强壮的像头牛。
小丫鬟闻言,顿时小脸都堵到了一起,满脸的不开心,见自己家的少爷不听劝,只好苦着个脸闷闷不乐的跟在他的身后。
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家的少爷自从清醒之后就感觉变了一个人一样,和之前完全就是两个性格,难不成是之前烧坏脑子了?
此时的方平完全不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个小丫鬟脑中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只是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意盎然心中不停的感慨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活着真好。
三天前,方平还是一名刚毕业的理科狗。
刚面试成功回来,路过江边路段的时候,突然就听到有人在大喊救命,做为新时代的五好青年的方平闻言就冲了过去,就看到有两个小孩失足掉入了水中。
方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跳入了水中将其中一个小孩给救了上来,然后又返回去救另外一个,然而在救了另一个的时候自己却脱力被卷进了水中。
当方平醒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这个华夏最后一个汉人执掌天下的朝代,成了一位刚继承家产的官二代,父亲刚去世,母亲生下自己没多久后就走了,父亲也是多年未再娶,看来上天还是公平的,自己救了两人,上天就还了自己富贵一世。
永乐1413年!
让方平可惜的是自己没有多穿越几年,没能一睹明太祖的风采。
河畔,清风徐来。
没有工业污染的时代,空气都是那么的甘甜。
方平在想着自己以后是不是快快乐乐的做个有钱人就行了,吃吃喝喝,三妻四妾,完成一下上辈子的梦想。
不知不觉间方平就来到了河边的凉亭。
此时凉亭内早已有几名书生类打扮的青年围在一起高谈论阔,举止文雅,气质不凡。
见衣着华丽的方平进来,以为是本地的公子哥出来瞎逛,都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之前的话题。
方平让护卫在门外等候,自己带着小丫鬟小青找了一个风景不错的地方坐了下来,远观着远处的山水。
景色秀美,方平不禁感叹道:“江山如画啊!”
此时那边几人不管方平又开始谈论了起来。
“太顺,我大明现在日益剧增,国力强盛,数年之后定将横扫域外!”
“是啊,区区域外蛮子,全是野蛮之人而已。”
被称为太顺的少年站在人群的中央微微一笑,然后便开口问道:
“诸位认为我大明迁都一事如何?”
少年话音一落,其余的人都露出了不同的神情来,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说道。
“不妥,我认为大不妥,如今我大明国力正迅速上涨,迁都一事又得消耗大量国力,劳民伤财,实属不智之举。”
“是啊!”
“我同意李兄的说法,这迁都确实消耗甚大,而且也没什么意义。”
“......”
几人七嘴八舌的说道,只是没注意问话的少年眼神越来越不削。
就在这时,一旁听了半天的方平实在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呵!”
这一声轻蔑的笑声在这亭内格外的突兀,一时间亭内正高谈阔论的几人都同时转头看向了方平此处。
“这位公子何意轻笑?你可知我们是谁?”
说话的书生对着满脸怒意的朝方平问道,然后环顾了一下众人。
“难不成这位公子认为我们说的不对?”
“公子有何高见?”
这位书生对着方平就是一发三连问,步步紧逼。
“我管你们是谁?”
“《大明律》里有说笑犯法吗?一群无知自大的家伙。”
方平不削的笑道,他才懒得和这群鼠目寸光自认饱学之士的家伙解释。
“你...你什么意思?”
“我们无知?你可知我们是谁?我们在场的谁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