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司隶,洛阳。
春日的暖阳照射在大地之上。
往日里热闹的洛阳,最近却显得颇为冷清。
街道之上不时的有一些士卒走过。
蔡府。
悠悠的琴音在蔡府之中奏响着,优美的让人不自觉的就沉浸其中。
一名青年与一名老者相对而坐。
两者的中间,一个棋盘上摆放着零星的棋子。
“伯景(表字),你发明的这个象棋,蕴含了兵家之道啊。”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发明罢了,老师闲暇之时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你走了,我找谁去下去。”
老者对面的青年沉默了。
似乎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到老者的问题一样。
“老师,和我一起离开吧,董卓是不会因为您而改变的!”
担忧的眼光看向老者,老者笑了笑。
“如果不是因为难改变,又怎么需要老师我出手呢?”
“董卓年轻时堪称豪杰,如今不过是一时糊涂罢了。”
“老师!”
何空无奈的看着眼前的蔡邕。
作为一代大儒,可以说蔡邕是这个时代所有儒生感到尊敬的存在。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却想要改变董卓,相信董卓可以成为一代贤臣。
就算前不久董卓废少帝,立献帝。
蔡邕也觉得董卓可以成为霍光那样的人物。
在他看来,董卓只是一时糊涂。
只要他坚持劝诫,一直在一帮对其进行约束,就可以改变他。
这在何空看来是极其愚蠢的。
董卓就是董卓,他不会是下一个霍光。
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霍光!
看着蔡邕坚定的模样,何空没有再多说什么。
劝诫的话他说话很多遍了,只是没有什么成效。
看着棋盘上已经陷入死局的红子。
“老师,你输了。”
“是啊,你现在已经比我还要强上一些了。”
两人都很默契的不再讨论董卓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也不会因此发生争吵。
“老师,这一次离开,我要带文姬一起离开。”
蔡邕微微一愣,然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带走吧,不然人在这,心也不在。”
铮——
琴音突然有些紊乱,听起来格外的突兀。
蔡文姬对于何空的心意,蔡邕早就看出来了。
之前卫家曾派人前来提亲。
却因为何空揭穿了卫仲道重病在床的事情而作罢。
长久以来两人一起学习,蔡文姬早就心仪何空。
“带文姬离开可以,但是该给的名分可不能少。”
“你们大婚之日,遥遥的对我拜一拜即可。”
“王允那边的人情我帮你还了,你身边的侍女一同带走吧。”
“……”
絮絮叨叨的话语从蔡邕的口中说出。
何空从未想过向来古板严肃的蔡邕,也会有这么婆婆妈妈的一幕。
似乎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蔡邕转移话题问道。
“你这次准备去何处?”
“虎牢关。”
“虎牢关?那里如今正在打仗,你是准备去投考一路诸侯吗?”
“是的。”
何空没有隐瞒。
虎牢关就是他的目的地。
如今那里聚集了十八路诸侯,以后有名有姓的诸侯大部分都在那里。
蔡邕也没有感到意外。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这个学生了。
“准备投靠那一路诸侯,老夫还是有一些薄面的。”
“袁绍袁术,孔融曹操等等我都可以修书一封。”
“这些诸侯我都不准备投靠。”
如今十八路诸侯聚集在虎牢关下。
最为人知晓的便是袁绍袁术,孔融曹操四人。
袁绍联军统帅,统治着十八路诸侯联军。
袁术为袁家嫡子,袁家四世三公,也是很多人的选择。
孔融为孔圣人后代,儒家弟子前往投靠实属常事。
曹操刺杀董卓闻名全国,后又召集十八路联军名声大噪。
在蔡邕看来,以何空的智慧,也必定会选择这四人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