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 崇祯十七年 (1/2)

公元1644年,这一年,是明代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最后一年。曾经辉煌的大明帝国摇摇欲坠,即将土崩瓦解。

尤其是在紫禁城内,当农民军要攻陷帝都的消息传来时,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太监仆人们都慌了神,有的人害怕被农民军虐待选择带全家自杀,有的人则想办法化妆逃出都城。

京城内,某处偏僻府邸里,管家正努力劝说朱成德:

“王爷,快走吧,陛下安排的人马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永王与定王已经离开,您也赶紧走吧。”

朱成德是朱由检最不受待见的儿子,他被册封为德王,尽管不受待见,但崇祯帝还是安排人马安排他离开,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舍得他去死?

不过,没人会想到,眼前的朱成德早已判若两人,几天前,他被另一个同名同姓的未来人附身。他告诉管家:

“不用了孙管家,我不会走的,你先下去吧,我有事要找父皇。”

“可是···”

“下去吧,你不用在拦着我。”

管家无奈离开,心中不禁为朱成德这个14岁的小孩干感到惋惜。可他不知道的是,朱成德这个穿越者即将改变大明的命运!

看了看时间,朱成德意识到现在的环境非常恶劣:

“今天是三月十七日,最多2天李自成就会从彰化门攻入,到那时崇祯帝会在农民军攻入前自杀。嗯,是个地狱开局。不过我可是来自未来,应该以未来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农民军之所以要进攻帝都,推翻大明统治,最根本原因是活不下去了,没有粮食没有活路,再加上吏治腐败,一连串天灾人祸在一起逼得农民军不得不起义。

而他们对付崇祯帝,也只是因为其昏庸无道,导致天下大乱,农民军以替天行道的名义诛杀朱由检这个“逆贼”。

可是,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农民军的问题并不难解决——除开国库里几十万两白银,在那些住京城的贪官府邸还存着上千万两的银子,这些银子加起来足够招揽大多数农民军,农民军有了军饷被招募,难道还愿意与朝廷作对?

只是,找出贪官们私藏的银子并不容易,而且他们也未必会乖乖上缴,不过这难不住朱成德。他带上几人家丁,直奔一位官员府邸。

之所以来这处府邸,是因为朱成德透视府邸家丁,得知住在这里的主人是个大贪官。

德王陛下,您找我来有什么事?

这位李大人战战兢兢,不明白朱成德想干什么,朱成德笑眯眯的拍着他的肩膀:

“李大人,你手上还有50万两白银吧,这么多银子你肯定带不走,不如给我吧。农民军马上就打进来了,你觉得你带着这么多银子能逃过一劫?不如交给本王替你保管吧?”

李大人板着脸,一副极不情愿的表情。这些银子都是他“辛苦赚来的”,凭什么要给德王?

但他这点心思瞒不住朱成德,朱成德知道李大人是个贪官,区区50万两银子也不过是他全部身家的一小半。

李大人刚想开口拒绝朱成德,但朱成德凑上前,小声嘀咕了几句。顿时李大人脸色骤变,他低着脑袋,直接跪在地上给朱成德磕头求饶:

“王爷,求求您放小人一马吧,我愿意把那些银子都给您!只求您不要把那些事说出去,求您了!”

朱成德很满意对方的态度,他笑着拍拍对方的肩膀:

“那就好,赶紧给我吧,傍晚时分把银子送到我的德王府上,不得有误!若是银子没及时送到,那本王就不能保证这些事不会传出去了。”

李大人冷汗直面,他哪敢拖延,赶紧叫人把装着10万两银子的箱子拿出来。

接下来,朱成德转身又去了另外几位官员家,他先礼后兵,以同样的手法跟他们说“悄悄话”,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财主都吓得不敢乱动,为了封口只能乖乖上缴银子。

到了傍晚时分,德王府已经挤着好几十辆满载的马车,初步算下来马车上足足装着近400万两白银!

“好,很好,有这么多银子就可以举行下一步计划了!”

朱成德叫来府邸所有人,他环视一圈,将其中三个仆人单独叫来,带到宅邸内详谈。

一进门,朱成德开门见山:“我知道,你们是刘亮派来的探子,我还知道,你们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不就是为了财物嘛,我愿意亲自和刘将军谈谈。”

三人心中大惊!朱成德为什么会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是谁泄露的秘密?

看到三人错愕的表情,朱成德笑了,穿越后,他发现自己不仅灵魂附身在小王爷身上,还获得了能听见他人心声的能力。

有了这个能力,任何人心中的秘密都瞒不住他!先前那些官员之所以肯乖乖就范,就因为他们心中最见不得人的秘密被朱成德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