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
金陵,江夏候周德兴府。
“爹?你要我去做御史?”
少年一脸惊诧的看着自己家老爹周德兴。
作为大明江夏候,周德兴的次子。
周良实在不明白,老爹周德兴这是什么操作。
身为穿越者,周良看的比谁都清楚。
老爹周德兴,乃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按功绩,在淮西一众将领中排名第五。
在军中有着不弱于魏国公徐达的威望。
作为周德兴的次子,周良一直以为老爹日后一定会安排他去军中历练,混个武职。
就和他那大哥周骥一般,在军中历练一段时间后,就下放到边疆去做几年指挥使。
如今是洪武八年,北方北元未定,西南云贵也频频出事。
等朝廷决定出兵西北,征服云南时,想要捞些武勋还是不难的。
只要能立下些功劳,在加上老爹的朝中人脉,用不了几年,就能从地方上调到京城。
在京城就代表着有机会入皇帝的眼。
而一旦入了皇帝的眼,只要能力不差,日后飞黄腾达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当然,这些都是周良为自己打算的。
至于他那大哥,去军中历练,不过是为了日后袭爵的时候,履历上能好看点。
只是,周良万万没想到,老爹会突然让他去当御史!
御史可是文职,大明文武分立,泾渭分明。
他一个武将的儿子去做文官,老爹这是想要干什么?
准备熬死他吗?
文官可不像武官那么好升职,那是要看政绩,熬资历的。
就算老爹在朝中的关系再硬,没个十年时间,他都别想出人头地。
这点,老爹想必很清楚。
所以,周良实在没看明白,老爹这是抽的哪门子疯,居然要他去做文官。
还是文官中最吃力不讨好的御史!
事实上,周德兴此时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看着周良没好气的道:
“你当我想啊,陛下清点的,你老子我敢拒绝?”
说到这,周德兴狠狠的看向周良道:
“你小子这段时间是不是给我惹祸了?不然平白无故的,陛下怎么会清点你去做御史?”
周良纳闷道:
“惹祸?怎么可能,我又不是我那大哥,喜欢在外面和人争风吃醋,我平时除了读读书,练练武,就只喜欢去秦淮河边和闲暇老人下个棋,连青楼妓馆都从没去过,到哪去惹祸啊!”
周德兴一想也是,周良是什么性子,他这个当爹的当然知道。
他周德兴就两个儿子,长子周骥,爱出风头,喜欢在外和人争风吃醋,时常给他惹些麻烦回家,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周骥丢军中历练去了。
至于这次子周良,说实话,算是最让他放心的。
从小就聪明稳重,好学上进。
比大儿子周骥强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几乎从不在外惹事,处理事情也有礼有节,心性完全不像是一个少年郎该有的样子。
因此,周德兴才放心的把周良留在身边,准备亲自调教,心中甚至都有让周良接他衣钵的想法。
却没想到,这美好的愿望却被皇帝的一道圣旨给打破了。
见周良否认在外惹祸,周德兴也纳闷了:
“那好端端的,陛下怎么指名点姓的让你去当御史?你不会在外面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周良正要摇头否认,却突然脸色一僵。
脑海中回忆起了数日前,他似乎还真和一个老头说了不该说的话。
那老头算是他的半个棋友,但还算聊得来,也下过几次棋。
不过这老头是个臭棋篓子,输了棋总喜欢耍赖。
对这老头,周良了解也不深,只知道这老头姓朱,所以干脆叫他老朱头。
数日前,下棋的时候,两人下着下着就聊到了朝堂琐事。
周良当时也没当回事,只是随口说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让朱老头大为惊叹。
还问他,想不想当官。
周良只是笑着说,当官的事情家里会安排,不需要他操心。
朱老头当时也就笑了笑,没在多说什么。
难道是这朱老头把自己给卖了?
可不像啊!
那老头看穿着也不像是什么达官贵人,难不成还能直达天听不成?
想了想,周良还是否认道:
“儿子平常谨言慎行,极少谈论国家大事,能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