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魂穿 (1/2)

唐武德三年二月,

一则“大隋在云州复国”的消息传到了帝都长安,

让皇帝李渊瞠目结舌!

云州在哪?云州其实就是隋朝的定襄郡,

这里地处草原,位于雁门关以北,和大唐代州相邻,

对大唐龙兴之地并州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威胁!

当然,如果大唐出兵,百里奔袭……

是可以用精兵突击的方式将这个占据一城的“大隋”给灭了!

但李渊知道,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个在云州,

或者说在定襄复国的“大隋”背后,

站着一个大唐此时还无法去单挑的敌人——东突厥!

当然,站在李渊的角度,即使杨政道复立隋朝,

但对他的冲击力并不大,杨广毕竟已经身亡两年……

春去冬来,时光飞逝……

转眼间来到了贞观二年的上元佳节……

长安,夜。

朱雀大街。

李二陛下身着便服,正坐在一家酒肆的二楼,

他拉着长孙皇后的手,目光透过早已被侍卫挑开的窗户,

看着街上的花灯彩影,听着游人的嘻闹之声……

在这万人空巷的新春佳节中,李二陛下不知怎的,

忽然想到了两年前的渭水之盟,

他嘴角的两撇胡须不自觉地抖了抖:

“观音婢!朕的江山,还不够完整!”

长孙皇后秀眉微蹙,她拍了拍李二满是老茧的大手,

“二郎!来,雪夜微凉,喝杯姜茶暖暖身子……”

李二看着杯中热腾腾的姜茶,微微一叹,

“却也不知前方的将士是否安好?”

时值正月,雪花飘扬,越过千山万水,

一路来到帝国北疆边境外的一座孤城——定襄!

与长安夜放花千树的元宵佳节不同,

此处的花灯显得很是凄凉……

虽然萧太后有旨意,说今夜不宵禁,

但本该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却行人匆匆、且面露悲色……

大雪纷飞,北风萧萧……

几名身穿官袍的老者在一队侍卫亲军的簇拥下,

在大街上纵马狂奔……

他们眼中神色焦急,拼命地抽打着战马,

朝隋王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孙御医!政儿真的没救了吗?”

隋王府一处不大的寝殿中,萧太后抱着一名七八岁的孩童,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御医孙策。

“太后,臣…臣…无能…为力!殿下本就体弱,

而且溺水时间太长了,已然是回天乏术!”

其实他想说的是陛下气息全无,已然驾崩多时了……

只是,他怎么敢说出口呢?

闻听此言,萧太后双眼通红,欲要择人而噬……

自己身为大隋太后,带着明帝最后的血脉流落定襄,

可复隋大业还未成功……

难道自己的孙儿就要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

萧太后回望自己这一生,跟着明帝三征高句丽,

开运河、创科举、西巡河西……

谁知,明帝死后,自己却连大隋的最后一丝血脉都保不住!

真是天要亡我大隋吗?

“太后,尚书令与左右仆射已至殿外!请求见驾!”

萧太后对内侍的禀报置若罔闻,她低头垂泪,

轻轻抚摸着杨政道那青灰一片的小脸……

“乖孙儿,不怕!你娘走的早!

咱们这一大家子,就算死!也要整整齐齐的,

祖母陪你一起走!”

就在这时,萧太后猛地抽出头上的一根金簪,手腕一翻……

“太后!不可……”就在这时,殿门却突然被人踹开。

几位文官正在殿外焦急地来回踱步,

却猛然间听得殿内有动静,心道不妙,

情急之下,便也顾不得什么礼法,

抖着胡子目呲欲裂地踹开殿门,

可众人看到萧太后手中高高举起的金簪时……

却为时已晚……

萧太后手中的金簪闪森森寒芒,

仿佛是在述说着大隋帝国最后的辉煌……

一阵寒风倒卷着几片雪花闯进温暖的寝殿……

让守门的宦官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杨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