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
六月。
此时正是炎热无比,艳阳高照的夏日。
可奉天大殿之外,却跪满了文武百官与皇室子孙,和后宫嫔妃们。
即使是顶着烈日,气氛却十分肃穆,众人脸上皆是一片哀伤。
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明朝的天子,洪武大帝朱元璋,已经病重许久,即将殡天了。
殿外的情形都已经如此,殿内更可想而知。
此时能够在殿内服侍的人,除了需要及时看诊的太医之外,便只有朱元璋最亲近的孙子,皇太孙朱允炆了。
朱允炆跪坐在榻前,看着床榻上的迟暮老人,眼中满是不舍。
“允炆啊……”
床榻上满头银发,面色惨淡,唇干齿燥的朱元璋,朝床边十分吃力的伸了伸手。
曾经气势逼人,纵马驰骋的洪武大帝,终究还是熬不过岁月。
他老了。
他也知道,自己就要死了。
朱允炆听到朱元璋的呼唤,急忙问道、
“皇爷爷,孙儿在,您有什么吩咐吗?”
朱元璋疲惫的眨了眨眼,使出最后的力气,对朱允炆交待道、
“爷爷……就要去见你奶奶,和……你爹了。以后咱大明的江山……都交给你了……
你切记……你一定要孝顺,一定要对你的那些叔叔们好……
他们和你,都是咱们朱家的人,你记住了嘛?”
听完这番话的朱允炆并没有像以往那般孝顺到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而是犹豫了片刻。
过了片刻,他还是点头应下了。
“孙儿谨记。”
向来多疑的朱元璋,此时此刻却是没想太多。
许是年纪大了吧。
最后的嘱咐已经交代完,他的心中也了无遗憾。
年迈苍老的他看着窗外的最后一丝阳光,勾起了一抹释然的笑意。
想他这一生,给地主当过放牛娃,也要过饭,当过和尚。
当过兵,做过王,最后,一手建立了这大明王朝。
在生命的最后,此生所经历的许多人和事,走马灯般闪过。
有他的敌人,也有他的伙伴: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徐达,常遇春,汤河,蓝玉……
还有他的至亲至爱:马皇后,朱标,朱雄英……
这些身影,在这最后的谢幕的时刻,一一掠过。
此生,足矣…足矣……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至此,他久久的闭上了双眼。
与此同时,殿内众人一片恸哭,哭声传至了殿外。
不多时后,传来了太监嘶哑哽咽的声音、
“圣下,驾崩了!……”
至此,这位大明帝国的创始人,永久的谢幕了。
七十一岁高龄的朱元璋,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传位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
随着太监的传旨,奉天殿内外的所有人,全都跟放了闸的洪水一般,嚎啕大哭起来!
其中哭的最狠的,竟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孙子们,而是他的后宫嫔妃们。
并不是因为她们对这位圣上有多心爱,而是因为还活的好好的她们,就要“陪葬”了!
无论有无皇嗣,年轻与否,全都要陪葬。
而此时的“朱元璋”,正缓缓向上漂浮着。
他看着下方的众人,再看看手脚透明的自己,心想,这大概就是死后的世界了吧。
朱元璋的心绪很是平静,任由身体缓缓向某个方向漂去,等待着轮回所需要经历的一切。
他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经历什么,他只知道,既来之则安之。
他清楚,自己生前杀了很多的人。
他也清楚,很有可能接下来就要面临十八层地狱的惩罚。
但不知为何,他并不后悔。
他所做的这一切,皆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
即便是让他受遍地狱的十八道刑罚,他也不后悔!
朱元璋也不知道飘了多久,就好像做梦一样,恍惚间,他来到了一处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冰河处。
在那冰河之上,有一处他从未见过的神奇旋涡。
那旋涡泛着淡淡的五彩光芒,他的魂魄就那么不受控制的往那处旋涡飘着。
在即将触碰到旋涡之时,一股无法形容的力量,将他的所有意识都给吸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