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山山脉,许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西王母”、“天池石门”、“五十盘天”、“仙女泳池”……
却鲜有人知晓,在博格达峰之上的一片“雪海”里,隐藏着一座与世隔绝的青铜道观。
观其规模和建制,其品级至少属于一千多年以前的“国教圣地”级别。
可是,纵观华夏拥有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关于此间青铜道观的来历,无论野史还是正史,却并无相关记载。
就仿佛,这座青铜道观,于历史之中,凭空出现的一样。
哪怕是在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
这座青铜道观,依旧如同一处未曾开发的处子之地,深埋雪山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时值凛冬,天山飞雪。
就在刚刚,一条通往青铜道观,被冰雪覆盖的冰川之上,却罕见的显露出人类的踪迹。
从空中俯瞰,皑皑白雪中,似是有两只蚂蚁。
正在顶风冒雪,一路前行。
寒风袭来,卷起漫天雪花飞舞,压得那两人抬不起头来。
寒风过后,随着漫天雪花飘落,才显现出二人饱经风霜,满脸疲倦的模样。
这是一老一少,并肩前行的奇怪组合。
男老,身着道士装束,年岁不知几何。
女少,浑身上下裹着一套现代流行的御寒衣物,年龄约摸十八九岁。
此刻,仰望近在咫尺的青铜道观,二人心情甚是不一。
对于曾经在青铜道观里生活过小半辈子的“道一”来说,此时的他,有种恍如昨日却似经年的错觉。
像是之前不曾离开过,又像是刚离开不久。
时光荏苒,青铜道观,仿佛还是他一百年前,刚离开的模样。
游子归家,近乡情怯。
此刻,在“道一”的心中,尽是生出一股思乡情浓的喜悦之情。
反观“道一”身旁的“九九”,却是瞪大了双眼,面露震撼神色,羽绒下的胸口跌宕起伏。
显然,一时之间,她被眼前古朴恢弘的青铜建筑群震撼的不轻。
视线中,茫茫白雪下,一道高达百丈的青铜色古门,散发着厚重与神秘的古老气息。
岁月斑驳的痕迹,在错综复杂的铭文篆刻中,仿佛流淌着另一座世界。
而在那厚重的牌匾之上,“道”之一字,更是宛若天成,引人心神。
隐隐约约,她竟然从中闻见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端得神异。
咽了咽口水,“九九”喃喃道:“太爷爷,这里……应该是仙人的居所吧……”
站在青铜道观下,“九九”甚至开始觉得自己越发的渺小起来。
这种表现,不仅在面对高不可攀的巨大铜门时,产生的强大差比性。
而且,她的思想、她的感官,乃至她的精神意志,都在这一刻变得渺小起来。
摘下氧气罩,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九九”好奇地打量青铜道观上的纹路:“太爷爷,祖师爷……真的还活着吗?”
“当然!”
“道一”挺了挺笔直的身躯,红润的脸颊露出慈祥的神态,一边帮她掸掉刘海上的雪花,一边轻声说道:“师傅他老人家,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经不受时间拘束……”
“三百多年前?!”
“九九”惊呼,觉得不可思议且难以置信:“祖师爷活到现在那得多少岁啊?!”
“道一”呵呵一笑,疼爱的看着曾孙女:“七百三十岁咯!”
“七百三十岁??!”
“九九”吐了吐舌头,满脸不信,直呼太爷爷又再欺骗自己:“太爷爷,这不科学,哪有人可以活这么久!”
“道一”乐了,白眉一挑,指着自己就说道:“嘿,怎么说话呢!你太爷爷我,还不是照样活到一百六十岁?!”
摇摇头,“道一”觉得这孩子可能近几年上学给学废了,数落道:“你以为,科学,它就可以解释一切了么?”
“你以为,科学,它就全部都是对的了么?”
指着青铜道观,“道一”补刀:“来!乖孙,你来给太爷爷我用科学解释解释它!”
“……”
望向青铜道观,“九九”顿时哑口无言。
青铜道观的存在,本身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Bug!
很难想象,在当今信息发达的今天,网上竟然没有一丝关于它的信息。
所以,它不科学啊……
“存在即合理!”
仿佛看穿了“九九”的心思,“道一”严肃的纠正她,然后以身举例,说道:
“这时间啊,就如同白马过驹,转瞬即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