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1章:书生之路,进京参加会试【求数据】 (1/2)

洪武十三年。

大明京都——应天府南京城。

贡院大门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一面容白皙姣丽的妙龄少女,手提着个二十来寸的衣匣,垫着脚往贡院里头张望。

“巡绰官还没来吗,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少女微微蹙眉道。

旁边一个书童眼见少女长得娉娉玉立,温婉可人。

于是在听到她的自言自语后。

主动为她答疑解惑:“得到辰时才开始搜身,还得等一刻钟呢。”

少女点头道:“多谢告知!”

说完。

少女绕开拥挤的人群。

提着衣匣跑到不远处的树荫下。

对树下一英俊挺拔的男子说:“公子,还得等上一刻钟,巡绰官才来呢。”

萧洛安的目光从手中的《尚书》,移到少女莹润的脸上。

他接过少女手里的衣匣放在地上。

道:“知道了,你坐着休息会儿吧。”

小柳没有坐下。

而是拉着萧洛安的手,强行让他坐。

“我又不出力,哪里会累着,累的是公子才对。”

说着。

小柳两只手都放在萧洛安肩上,熟稔的给他捏肩。

一眼望去。

周围的书生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无一不手捧书籍,趁着最后的时间往脑子里塞东西。。

今日,是三年一举的会试中的第一天。

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都汇集于此。

就等着一到辰时,接受搜身之后,进入贡院参加第一门考试。

这周遭的考生中,每个人身边至少伴有一两个书童。

像萧洛安这样身边只带有一个小丫鬟的。

倒是显得有些清贫寒酸。

此次会试一共有三门考试。

第一门:考经义。

考生需要按照要求,以八股文的文体写上三篇四书文,四篇五经文。

第二门:“论”“诏诰表”“判语”等公文文体的模拟。

考生按照题目的假定情况,以官员上奏的语法写出各种公文,同时还涉及对《大明律法》的考察等等。

第三门:策问。

策问算是三场考试中相对容易的一门,考卷以问答形式出题,不要求作答文体,考生只要能答上正确答案即可。

虽然整场会试只有三门考试。

但是要熬过这三门考试,可不简单!

每一门考试都需要三天两夜的时间。

三门考试下来,就得九天六夜。

这九天六夜的时间里。

考生基本都要待在贡院的考场中,吃喝拉撒都待在里头。

而贡院的考场,并不为考生提供生活用品与吃食。

考生在进入考场时。

除了携带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还得自备餐食干粮,卧具衣物等。

考生每考完一场考试,也就是在考场里呆了三天两夜之后。

才有一次机会出考场,回到休息地更换卧具和取新的餐食。

在如此情况下。

进京赶考的考生们只要是有条件,都会带上一两个身强力壮的书童,让书童帮忙携带行李。

故而。

像萧洛安只带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的,便显得稍许拮据。

且说萧洛安。

他并非这个时代的人,他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

穿越过来已有三年。

萧洛安走了书生之路。

第一年参加院试,斩获第一等,成为秀才。

第二年参加乡试,力压群才斩获解元,成为举人。

第三年

也就是现在。

跋山涉水来到应天府南京城,参加京考会试。

萧洛安估摸着自己的实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可以通过会试,成为贡士。

成为贡士之后,就能参加殿试面见圣上了。

到时候。

或许就能完成自己的计划:

弘扬道家学说!!!

...

...

萧洛安刚穿越过来时,便融合了自己前世的记忆。

他发现自己前世居然是个道士,专门研究道家学派。

久而久之。

随着他不断参悟的道家学问越来越深。

脑海中渐渐出现了一个关于道家修道境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