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东平府清和县。
初秋,太阳温和暖人。
古装打扮的张镇云光着膀子蹲在柴房里,研磨着碳粉。
在他旁边还有从药铺里购买的硫磺,以及自己熬制的硝石。
硫磺10%、木炭15%,硝石75%,黑火药最佳配比。
没错,张镇云就是在玩火药!
穿越而来他第一个玩的就是这个大杀器。
‘居家旅行、寻亲访友’必备良方。
甚至他还弄了点糖霜掺进去,只是还没试验过。
当然,有了火药定然不能缺少火铳,弄了两杆。
在这大宋朝,当然不可能制造出真正的钢管。
张镇云是用精心打制的铁皮卷成管子,然后再敲实。
性能肯定不咋地,但确实可行,杀伤力在一百米范围。
哦~对了,穿越后他变年轻了,回到了十七岁的样子,算是新手大礼包。
当他刚刚把木炭研磨完,大门就传来一个男人开心的声音。
“云哥儿~云哥儿,今日炊饼又不够卖了。”
说完大门‘哐’的一声被打开了,一个三寸丁、表情有点怯懦的男子挑着担子喜滋滋的走了进来。
没错,正是武大郎!
张镇云听到武大郎的叫声就停下了,把制造黑火药的玩意囫囵遮掩了一下,穿上衣服就来到正厅。
看着丑陋的武大郎惊喜的说道:
“今日又不够卖吗?看来我们的炊饼确实让人喜欢。”
他的语气并没有任何嫌弃,或者厌烦。
不久前,穿越而来差点淹死,正是还住在乡村的武大郎救了他,怎么能嫌弃人家丑呢?
武大郎看着人高马大的张镇云,以及那雄阔的可以跑马的臂膀,不由得想起自家弟弟武二郎武松。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有没有吃的,也不见他回家~’
武大郎一边在心里想着,一边笑吟吟的回张镇云道:
“是嘞,城里的人都很喜欢,我挑着担子还没到,他们就冲上来了。”
说着他放下担子,左手扇风,右手把褡裢递到张镇云跟前。
“云哥儿,我不曾读过书,也不会数数,你拿着…”
说是不会算,其实只是客套而已。
真不会算他卖个锤子的炊饼。
递给张镇云只是表明自己未曾私藏而已。
张镇云也不客气,把钱接过来后坐到厅堂的太师椅上,开始数今天赚到的钱。
一共两千枚铜板,日入足两贯
恁厉害了!
比小说里足足多了一千多。
相当于后世四万元左右。
怪不得武大郎那么开心。
他张镇云都想放声狂笑。
前世哪里能日赚四万?
算完后张镇云大手一划,把钱分成两份,稍微多的那份再次扫进褡裢,然后还给武大郎。
武大郎一眼就看出他分给自己的多了,当即拒绝道:
“云哥儿,多了多了…说好了平分,哥哥不能多拿!”
说着他就准备把钱拿出来,要再数一遍,把多的补给张镇云。
但张镇云却大气的摆摆手,笑哈哈的说道:
“不用了兄长,你每日鸡鸣起来做饼,日头未出又上街叫卖,恁辛苦。”
“兄弟整日在家不务正业,分账也是靠那肠粉而已…”
讲完他不由分说,硬是把褡裢再次捆紧,不让他数了。
武大郎重重点头,感激的看着张镇云。
若是没有这认下的兄弟,他武大如今还在地里刨食,哪有一日一贯的进账?
要知道,土里刨食一年也就挣个几贯,而今自己干一旬就相当于别人干一年!
所以,感激张镇云是自然而然的事。
‘只有卖更多的炊饼才对得起云哥儿。’
心里这么想着,他就拿着褡裢往灶台走去,说道:
“我再做几笼,看看下午再拿去卖,可以赚更多…”
一看到他又要做饼,张镇云赶紧拉住他,阻止道:
“兄长,这可不行…你得知道,这阳古县人数就那么多,每天能卖两千钱已经很多了。”
“你再做出去虽然还能卖出去,但却会影响未来的售卖。”
“云哥儿,为何这般说?”
武大郎听着不解了,一双不是很好看的眼睛盯着这云哥儿。
张镇云也不藏着掖着,当下就给他分析道:
“东西少的时候才好卖,多了人家就给你挑挑拣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