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陌生来访 (1/2)

京都九龙城往南一百多里,是一片天然的蛮山险岭,连绵一片,玉屏山便横卧于这一带。出京都往南的官道,远离京郊,商旅稀少,到傍晚更是凄清。

时值初秋,道路两旁的树木开始初现黄叶,风一吹来,落叶纷纷。光色渐渐暗下来,天上阴云汇聚,时不时寒风乍起,眼看就要下雨了。

一辆双马轻车在官道上疾驰,惊起林子中的鸟儿四处飞窜。车夫不停的挥鞭,拉车的是两匹枣红高头骏马,此时却显得疲惫不堪,呼吸急促,步子迈得艰难。

这两匹马已经连续奔跑了一天一夜。前方出现一条三叉路口,车夫毫不犹豫地赶向其中一个路口,看来是对路线非常熟悉。

车内一男子,华衣锦服,四十多岁的光景,双唇紧闭,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拳头,神情时而消沉,时而决绝,时而哀伤。约莫半个时辰后,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是秋季中难得的大雨。天色越来越暗,两边树林,远处崇山渐渐隐在了这茫茫雨雾中。

约莫一个时辰后,另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沿着方才马车来的路传来,越来越近,一行十几人冲出雨雾时,个个都是蒙面黑衣,手持钢刀,为首一人,戴着狼牙面具,冷眉横锁,双目如电,似乎要穿透这雨雾。

行至三叉路口,众人停马,其中一人揖手说到:“大人,该往何处?”为首那人望向雨中泥泞。马车印记在大雨前本就浅,现在大雨冲刷之后,已不见了踪影。那人举起一手,朝最左边小路挥挥手,一行人马又如箭般冲出,一会儿便隐没在山雨濛濛中。

在重叠起伏的群山中,有一个溪云山庄,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庄子里几十口人,都以种田和打鱼为生。山庄忙时播种,闲时捕鱼。春夏时节,漫山野花,金秋时节,又是一片金黄的梯田从山脚一直伸展至山顶;冬季,大雪覆盖,群山裹着银装,白茫茫,静悄悄,只有偶尔一阵风从山岭中吹过,树上的白雪纷纷落下,才会响起沙沙声。这个山庄,在蜿蜒山路的尽头,山庄主人姓顾,又地处河湾边,此处又名顾家湾。

通往顾家湾的路只有一条,隐在群山之中。除了家丁置办必须品,极少外人进入。庄主姓顾名仁。顾仁四十岁方得一子,名叫顾影白。这天是他五周生辰,一家人正齐乐融融,儿子顾影白坐在父亲为他新坐的木马上,那木马有轮,轻轻一踩还能往前走动,真是好不得意。不一会儿,他又拿着一个木做的小鸟,那小鸟的翅膀一扑一张,好似真的在空中飞翔,追着一个小女孩到处跑,哈哈嘻嘻的笑个不停。那是他世家堂弟的女儿,顾青荷,年约十岁,个头瘦小。顾青荷父亲姓顾名德,帮忙打理庄中事务。

顾庄主坐在上首,顾夫人端坐在旁,看着孩子们在眼前玩耍。顾仁身材修长,面容白净,温雅质朴。顾夫人长得清秀无比,皮肤白晳,柳眉杏眼,朱唇未启,便已让人觉得如醉春风。虽穿着平常人家服饰,头挽着简单的发髻,举止之间,却是雍容端庄。二人看着孩子,脸上满是笑意。

不一会儿,只见顾德从二层门内闪进来,脸上神色异常。在顾仁耳边低语几声。那顾仁脸色一变,却又立刻收起,转向顾夫人道:“夫人,带着孩子们先去歇息吧。我和阿德有事商议。”顾夫人立刻引两个孩子躬身退下。

顾夫人刚转下屏门,只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顾仁连忙起身,刚抬脚,进来三个人,身上皆湿漉漉的。为首一人华衣锦缎,面庞白净,没有胡子。那人见了顾仁便扑倒跪下,顾仁立刻迎上去双手扶住了他。灯光下只见那人脸色惨白,声音凄惶地说道:“大哥,他们知道了!”说罢泪流满面。

顾仁听罢浑身一颤,脸上的血色像是被抽干了一样,顿时煞白,几乎站立不住。顾德立刻搀着顾仁坐下,又扶起那男子,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人的长相竟与顾仁有九分神似,不禁吃了一惊。

原来这华衣男子正是顾仁的孪生弟弟,单名一个腾字。顾仁道:“这是我的孪生弟弟,多年未见,名叫顾腾。”顾德有些脸震惊,躬身一拜,说道:“见过二哥,原来大哥还有位孪生兄弟,怎么从未听大哥提起过?”顾仁道:“我兄弟二人也是十几年未见,我也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他了。”顾腾一声长叹道:“我亦希望今生我们再不相见,权当我已经死了。”

顾仁说道:“二弟休要胡说,即来了,也罢了。”顾腾听罢又是一声长叹。顾仁道:“阿德,你去招集大家到前厅等我,我有要事要宣布。”顾德看了他二人一眼,退了出去。

顾德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口,顾腾道:“大哥,当日你我曾在先帝跟前指天为誓,守护先帝遗志,如若你我兄弟二人永不相见,可见一切都安好,也算不背负先帝遗愿。”二人不禁垂泪,沉默不语。一时间,厅堂内寂静无声,只听得外面雨声淅沥。

轰然一声雷鸣,响彻大地。顾仁脸色一正,说道:“阿腾,终有这么一日的,你我不必悲泣,即来之,则安之。你在此安坐片刻,我去去就来。”

顾仁转身而下,来到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