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制使,您没事吧?”
迷迷糊糊中,杨辰听见有人和自己说话,睁开眼睛一看,身边围着一群大汉,身上都穿着破旧的皮甲,手中拿着朴刀。
“你们是谁啊?”杨辰下意识问道。
“杨制使,您没事吧,从马上摔下来怎么魔怔了?连我们都不认识了,我们是您的手下啊。”有一个大汉脸色着急道。
“都怪你,王五,怎么牵的马?把杨制使摔成这样,回去怎么交差?”
“我……我也不知道啊?”
众人议论纷纷。
杨辰脑袋中却传来一阵记忆。
他穿越了。
还来到了历史中的宋朝。
没错,就是“靖康之耻”的宋朝。
现在乃是宋徽宗时期,原身在宋朝是一个文人,学识还算不错,拿到了殿试第一,也就是所谓的状元。
在宋朝,文人地位可是非常高的,可以说碾压武将,掌控朝政大权,状元更是不用说,只要不犯事,发展几年,基本就可以凭借状元之名在朝中高枕无忧了。
可殿试刚刚结束,奸臣高俅便看中了杨辰,要招揽杨辰。
读书人都有气节,杨辰更甚之。
知道高俅是依靠蹴鞠而上位的奸臣,便用一句不与猪狗为伍而推辞了。
可这一举动却惹怒了高俅,安排杨辰来诏安梁山泊的匪人。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肥差,只要杨辰诏安了梁山泊的匪人,那状元名声将达到顶峰,仕途也将一片光明。
可杨辰知道,梁山泊的匪人们哪有这么容易就诏安的?要是轻易诏安,还用让他来?
这明显就是高俅老贼给他设的圈套。
要是成功诏安,那功劳就是高俅的,这不用说,要是失败,那杨辰回去指不定要被怎么收拾呢。
更何况,梁山泊的匪人几乎都是被当官的逼的走投无路才上山当了强人,可以说是对当官的打心里地厌恶,他这一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呢?
这么算的话,里里外外都是吃亏啊。
“好一个高俅老贼,这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啊?”杨辰暗暗咬牙,心中不断思索解决办法。
要不带着金银珠宝逃走?
杨辰扫了一眼马车上拉的钱财,差不多有两千贯钱,这些钱是给梁山匪人的诏安费。
既然是诏安,又不想打仗,也得给匪人一些好处,不然人家怎么听话。
要是拿着这些钱跑路,也够自己潇洒一阵了。
可有高俅,跑到哪里也要被迫害啊。
有了。
王伦。
杨辰记得,梁山泊现在应该还是王伦为大当家。
这家伙是个落第秀才,但其实胸无点墨,而且胆小怕事,要不是柴进大官人的帮助,估计还当不上这梁山之主呢。
一个落第秀才,估计每天都梦想这诏安吧?要不怎么去考功名呢?
要是从王伦这里下手,其他人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不管回京之后怎么样,先把诏安这一劫度过去再说。
杨辰点点头,忽的站起身,一挥手:“都起来,去梁山。”
众人转头看过来,一个汉子笑道:“杨制使,您没事了?”
“从马上摔下来能有什么事?”杨辰摇摇头,原身虽说是个文人,但也练过一些拳脚功夫,摔下来实属意外。
“大人,小人来给您牵马。”刚才挨骂的王五谄媚一笑,连忙牵着马来到杨辰面前。
这马瘦高瘦高的,全身都是骨头,一看都是平时没怎么吃好的,难怪会从背上摔下来呢,杨辰也懒得计较,跨上马背,向梁山泊方向驶去。
一行人押送着金银珠宝,跟在杨辰身后。
走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八百里梁山便遥遥在望了。
“杨制使,那就是梁山了。”王五指着不远处的山头笑道。
杨辰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定数,扫过附近,见有一个饭庄,心想那应该就是梁山四寨主旱地忽律朱贵经营的饭庄了。
这个饭庄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暗地里都是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只要有客人从这里经过,一律药翻,拿人钱财,却不经常取人性命,只因这个朱贵心地善良,算是梁山泊少有的异类。
若是以往,杨辰甚至还想结交一番朱贵,毕竟在匪人中,想这么心地善良的人不多见了,不过今日,倒是要去看看那饭庄有什么不同了,因为他还需要朱贵牵线上山。
“走,去饭庄看看。”杨辰双腿一夹,向饭庄走去,众人紧随其后。
“大人,您上山还要吃饭啊,去山上那群匪人不得大鱼大肉伺候您啊?”王五嘿嘿一笑,虽说这年头奸臣当道,但是当官的理念一直都深埋平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