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东宫,殿内气氛冰冷肃杀。所有人都不敢喘气。
而这样的气氛,源自于一个老人。
他就是大明最尊贵的人,洪武皇帝朱元璋!
此刻的朱元璋,黑着一张脸,瞪着眼睛一身怒气。
宫女太监跪了一地,没一个敢抬头的。
而朱元璋的愤怒,全是因为床榻上病入膏肓的那个人。
那是他的儿子,也是帝国的太子,朱标!
此时的朱标闭目昏睡,面目苍白,了无生气。
他的眉头紧紧锁住,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朱标病重濒危,这让朱元璋如何不惊慌,如何不暴怒。
虽说天子无情,但这绝对不适用于朱标。
朱元璋儿子很多,但只有朱标是曾经那个朱重八的儿子。
其他的儿子,只能说是洪武皇帝的儿子。
这两种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朱元璋也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培养朱标。
可如今,自己最看重的这个儿子却濒临死亡了,这让朱元璋完全无法接受。
情绪激动的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一边的太医们。
“你们这么多人,竟然连这么个小病都治不好。”
“咱花这么多钱养着你们,你们就是这么回报吗?”
“如果救不回太子,你们这群酒囊饭袋就都给咱去死吧!”
七八个太医膝盖一软,全都吓得痛哭流涕。
“陛下,不是我们不能医治啊,实在是太子回来的太迟了啊!”
“太子患的虽是小病,但在外缺乏调养,以致病根深入,积重难返。”
“等我们医治之时,却是回天乏力了!”
“以太子现在的情况,除非神仙下凡,不然没人能救了!”
“生老病死乃人生定数,并非吾等无能啊。”
“希望陛下能饶我们一命!”
朱元璋怒目以对,面若冰寒,帝王威严更让在场的人战战兢兢。
他无法接受朱标就这么死掉。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政治上都无法接受。
“都是借口,都是借口!”
“咱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太子好好活过来。”
“要是做不到,你们一个都别想活!”
太医们面如死灰。
他们十分清楚朱标现在的情况。
基本上只剩最后一口气吊着了。
如果不是太医们下了几副猛药,估计朱标已经咽气了。
说朱标已经半只脚迈入鬼门关,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医生从来都是治病,而不是救命。
要让朱标好生生再活过来,除了神仙,还有谁能做到?
太医们只觉得必死无疑,惶恐又茫然。
然而就在这里气氛快要窒息的时候,一道焦急又疲惫地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
“两广急报,两广急报,道路退避!”
“两广急报,两广急报,道路退避!”
竟是一骑士卒,在宫城内骑马疾驰过来。
士卒背后插着令旗,胸前绑着包裹,脸上皮肤干裂,双目通红。
可以看出来体力已经接近枯竭。
而面对他在宫城纵马的违规行为,太监们和侍卫们却都无动于衷。
这是因为这种急件,通常都是传递重大消息。
例如重大军情,地方变故这种,都会派出这种急件,俗称八百里加急。
信使在送信途中,任何人都不能阻拦,日夜兼程,沿途换马。
为的就是最快速度把消息送进皇宫。
哪怕是在皇宫里,也能畅通无阻的纵马疾驰,事后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突然的变故,让东宫压抑的气氛消散了一点。
众人放松一点的同时,也不禁疑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两广派出这种急件?
两广现在一没战事,二来也不会发生什么重大事情。
只因这时候的两广,是又穷又苦的地方,一般都不会有什么人关心。。
纵然出些事情,应该也不至于这么急传递消息。
朱元璋也是怔了怔。
看了一眼床榻上的朱标,他忍着怒气,还是走了出去。
作为一个点满工作狂属性的皇帝。
朱元璋不管现在再怎么揪心。
仍然是会把国事第一位的。
急报传来,他也不得不重视。
很快,一个太监领着信使,一路小跑来到朱元璋身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