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贾张氏抢鱼 (1/2)

1962年,夏。

四九城城南锣鼓巷。

下午三四点,阳光还是很强烈。

巷子里偶尔匆匆走过一两个人。

王光浩提着一个竹子编的鱼篓。

鱼篓里,最大的两条鱼,一条得两三斤。

巴掌大小的鱼三四条,还有十几条一寸长的小杂鱼。

这些鱼,是王光浩越过东直门外的护城河,再往外走二里路。

在一个芦苇荡里,下鱼篓捉回来的。

这次收获颇丰,王光浩哼着小曲儿,拐进了院子。

王光浩的母亲,在王光浩10岁的时候,参加解放四九城的任务,不幸牺牲。

父亲在红星轧钢厂上班。

半年前,王光浩父亲配合秘密组织抓捕一名敌特分子,也不幸遇难。

父亲牺牲的时候,自己还有几个月高中毕业。

母亲原先单位的同事和轧钢厂都派来了代表,向王光浩伸出了橄榄枝。

王光浩最终决定去轧钢厂上班。

毕竟,母亲原先的工作更具危险性。

厂里照顾王光浩,把王光浩安排到了保卫科。享受24级干部的待遇,一个月工资45块钱。

王光浩一进厂就拿二级钳工37块5的工资,让四合院里不少人都红了眼。

王光浩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对,他是一个穿越者。

一周前,前身一个人在家和闷酒,晕死过去。

等到再醒来,王光浩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直愤懑的禽满四合院中。

王光浩无父无母,他的变化正好也没人发现。

在这个四合院中,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原本原身的母亲过世,组织就给过抚恤金,原主父亲一直攒着没用过。

原主父亲过世,组织又给了一笔抚恤金给原主。

王光浩数了数,这抚恤金加起来有一千八百块,都被原主藏在床底下一块松动的砖下边。

再加上王光浩每月有45块钱的工资。

在这个年代,粮食定量供应。

一斤猪肉7毛5,一斤大白菜两分钱,棒子面八分钱一斤,普通白面1毛8一斤。

王光浩只要不是天天吃大鱼大肉,肯定够花。

不过,这院儿里大多数人家可就不一样了。

平日里,大家主要吃棒子面儿,萝卜白菜,咸菜。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点白面,捏几个饺子,一家人尝尝味。

偶尔能吃颗鸡蛋的家庭,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是能再吃点儿肉,那简直能羡慕煞旁人。

鱼,普通人家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买上一条,尝尝腥味儿。

毕竟,鱼要4毛8一斤,还有刺儿。

倒不如买点猪肉实惠。

王光浩不是很喜欢吃鱼,这鱼刺多,王光浩嫌吃起来麻烦。

给鱼开膛破肚,王光浩也感觉有些麻烦。

但是一想到,他提着鱼篓从这四合院前院走到后院,院里那些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王光浩就感觉特骄傲。

在穿越到这个秦满四合院的一周里。

王光浩由一开始想各种办法回去。

到现在,踏踏实实待在这四合院享受时光。

没毛病。

既然回不去,那还不如在这四合院里,好好跟这群禽兽们玩玩。

每看到院儿里这些禽兽被自己气的抓狂的样子,王光浩就心里暗暗得意。

有本事来咬我!

这个四合院是个三进院。

王光浩住在后院儿,旁边是聋老太太的房间。另外还有二大爷刘海中、许大茂和梁大妈、孙二娘家。

中院最宽敞,除了何雨柱、何雨水兄妹外,另外还有一大爷易中海和贾张氏家。

三大爷阎埠贵住在前院。

一拐进屏门,阎埠贵正在自个家门口擦自行车,看到王光浩提着鱼篓进来,立马站了起来。

“浩子,又捕到不少鱼吧?”

一边说着,阎埠贵伸脖子往鱼篓里瞧。

“嗬!”

“你小子还真是牛!解成要是有你这技术就好了。”

王光浩把鱼篓往地上一放。

“三大爷,拿个盆儿来。

这些小鱼你收拾一下,让我三大妈做成鱼汤,等会儿我也过来一起吃。”

阎埠贵咧起了嘴。

“浩子不是我说,你三大妈做的鱼汤还真是一绝。

咱院里这群娘们儿,没人能比得过她的手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