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局曝光汉王朱高煦谋反,朱棣炸了
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
身着大红常服、帝王霸气尽显的朱棣端坐在庙宇偏殿正堂之上。
纵使如今他已经荣登大宝登基为帝,却也难掩天下臣民说他篡夺皇位这个事实。
自靖难之役开始,他的靖难夺嫡之旅就颇为不顺畅。
先是从北平到南京各处都有反抗者为拥护建文帝起兵。
后有方孝孺在大殿之上大骂他“不孝子朱棣,谋权篡位”。
他堂堂燕王殿下、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如今的永乐大帝。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装疯卖傻三年才得以存活下来,不得已艰难靖难起事。
竟只落得一个篡位的名声!朱棣自然极为震怒和不甘。
“你就是那位自称穿越者的林平?”
“这穿越...是什么意思?”
偏殿之中,除了不怒自威、周身王者之气环绕的朱棣之外。
还坐着一位三角眼、目露凶光、身材高大犹如病虎穿着僧衣的和尚。
他们的面前站着一位穿着破破烂烂、补丁全身、面色蜡黄却难掩俊秀面容的少年。
少年不卑不亢,神色淡然的道:
“精确的说,我是从620年后穿越到这里来的,本不属于这里,而是来自620年后的未来。”
永乐皇帝自打靖难成功入登大宝,百官和百姓都视之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招来杀身之祸。
连靖难功臣和皇帝的三个儿子见到皇帝时,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多言。
眼前的少年在面见这位铁血帝王时。
却能神态自若、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慌乱,甚至看向朱棣的眼光还带着浓浓的好奇。
光是这份胆量和气度,就远非常人能比,和尚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你这小民好大的胆子,可知欺君罔上是死罪?”
开口问话的正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姚广孝。
“被皇帝砍头,说不定史书上还能记上一笔,总好过于流落街头冻死饿死。”
面对道衍和尚的威胁,林平眼神中没有半点波澜,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在朱棣看来,林平竟然能将更古未有过的奇闻异事说的如此平淡,实在是闻所未闻。
更何况林平若真是从620年后穿越而来的人。
怎么会过得如此落魄?
莫不是存有侥幸心理想要在他这个新任的九五之尊面前博得点好处?
才故意编出这么一出好戏来哄骗他?
朱棣生平最恨欺骗他的虚伪之辈,当即阴沉着脸道:
“找死?啊...既如此,朕便让你好好的证明一番,你要是不能证明自己的话属实。
朕就立马让人把你拖出去活活打死!”
“明史朱高煦传: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效仿成祖朱棣举兵谋反失败被俘,朱高煦及诸子均相继被杀。”
朱棣腾地站起来,满脸尽是肃杀嗜血之意,咬牙切齿虎目猛瞪,大喝一声:
“来人!把这个狂妄的小子给朕拖出去狠狠的打死!
不,朕要亲手砍了他的头,把他的尸首丢到西郊的野地里喂狗!”
林平丝毫不惧,冷静的看着暴怒的朱棣,似乎早就料到朱棣会有如此反应,字字珠玑的轻笑道:
“看来历史书上说的东西没错,永乐皇帝一生最怕的事情就是后世子孙自相残杀,手上粘的全是朱家人的血。
可惜...你后世的朱家人永远逃脱不了你们命中注定的宿命...”
道衍和尚眼中闪过一丝的诧异和吃惊。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占卜算术无有不通。
自然晓得林平说出的那些狂妄之言的确属实。
“皇帝且慢!”姚广孝拦住盛怒的朱棣,挥挥手让冲进来的士兵退回去,又紧接着对林平道:
“你这小民好生奇怪,明知道说这些话是纯粹找死,为什么还要说?”
朱棣依旧处于盛怒之中,看向林平的眼神更淬了毒药一般,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
连同道衍和尚一同记恨起来:“老和尚,你平白无故的拦着朕做什么?
既然是找死,朕就成全他!”
林平微微躬身,语气平缓的将记忆中那段史实说出来:“《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明成祖朱棣从小就熟习军事,占据幽燕地形险要的地方,乘建文帝懦弱,长驱向内,拥有天下。
即位后,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有水旱灾害早晨报知他,晚上就会拿出方案,从不拒谏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