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新历,隆正一年。
京城,皇宫太极殿内,刚登基一年的大周朝皇帝,隆正帝正坐高台,
“你便是斩杀鞑虏正白旗的贾环?”
贾环躬身拱手,
“回陛下,正是末将!”
隆正帝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
“鞑子袭扰北部多年,如今灭却一旗,当是扬我大周朝之威,贾爱卿真不愧是先荣之后!”
“看样子,贾家又出一麒麟子了呀!”
贾环眉头微微一皱,这话的意思他倒是听的明白。
作为一名穿越者,贾家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当然知道,本来想靠着参军的功绩,从而给自己谋条生路。
不过现在听到隆正帝说的这般话,贾环知道,自己的筹码还不够!
当今朝堂分化为开国一脉和开元一脉两大党派。
朝中的四王八公十二侯,是属于开国的功勋臣子。
太上皇时期封册的三位国公和另外十几家侯府,则是属于开元的功勋之臣。
两方水火不容,彼此之间摩擦不断,都是恨不得弄死对方。
可惜的是,开元一脉乃是经太上皇一手扶持起来的,现在的实力远超开国。
当朝唯一存活的国公,便是在开元一脉。
“都是皇上庇佑,这才能让贾环斩夺白旗!”
“若无皇上之福保佑,贾环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回了!”
听到贾环的话,隆正帝微微一笑,
“你很不错!”
“在战场上,不仅想出了奇法奇阵斩夺白旗之首,更是想出了刀剑之伤的缝合法,使得战力损耗降低。”
“真不知道这贾家荣国府是参了什么造化,居然屡屡出现这等才人!”
“前后两代国公与先皇征战,后有继袭之荣与太上皇治国安邦,今又有你这般的人出于贾家!”
“要是太上皇见到你,怕也会兴起多喝几杯!”
贾环跪在地上,眼帘低垂,余光轻轻的扫过隆正帝,随后说道:
“承皇上洪福,这才有贾家之幸!”
“先荣追随先皇之忠,贾家子孙不曾也不敢忘却,定紧跟先荣步伐!”
“既食君之禄,必忠君之事,思君之忧,解君之愁!”
隆正帝看着跪拜在地上的贾环,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隆正帝手中虽然没人用,但也不会去滥用。
四王八公十二侯,跟随着太祖高祖两人,几乎把大周朝的运势都给打没了。
作为马上皇帝,对于政事确实不太精通,故此在开国后不是在打仗,就是去打仗的路上。
在将整个大周朝的国库和口粮都掏空之后,这才让大周朝有了现今的模样。
两代先皇政事不行,加上身体的疾病都走的早。
等到太上皇登基,这天下几乎都是一滩烂泥。
不过好的是,太上皇治理国家的手段确实不错,前面三十多年也是勤勤恳恳的好皇帝。
与开国和开元的一众勋贵们,把这不稳定的局势给平定了下来。
而到了老年之时,这太上皇就开始沉迷享乐,耗费颇多。
现在更是不顾朝政,叫人修了个太极宫,然后便一门心思的求仙练药。
虽然快乐了自己,但却是苦了隆正帝。
因为在隆正帝上位时,这大周朝不仅国库空虚,而且这朝堂中的人,也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前朝的勋贵臣子。
而且这些前朝的勋贵臣子根本就不把隆正帝放在眼里。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是跑去太极宫中,找太皇后进行商议。
这就导致隆正帝十分的被动...
故此,在隆正帝的心目中,贾环和他背后的贾家,以至于整个开国一脉,都不值得完全信任。
不过用一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哈哈哈哈!!”
“贾爱卿快快起来,你可是北部的大功臣,朕很是喜欢!”
“还有牛爱卿也是,你乃北部的主帅,此次北部的战事,你可是重现了当年镇国公的雄风!”
“你当居首功,这次朕要好好赏赐你!”
牛继宗站在台下,对着隆正帝拱手道:
“多谢陛下隆恩,微臣能有此功绩,多亏了太上皇和皇上的恩泽!”
隆正帝双眼微微眯起,不留痕迹的看了眼贾环,对着身旁的太监吩咐道:
“宣读旨意吧!”
“喏!”
贴侍太监夏秉忠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圣旨高声宣读:
“镇国公府牛继宗,镇守北部多年,抗袭鞑子多次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