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职业解释【可略过】 (1/1)

师公教是道教传入壮族地区后,与壮族传统宗教结合而形成的宗教。师公教因其宗教信徒入教后便称“师公”而得名,已有比较完整的教规和教理教义,入教前必须经过拜师受戒,背诵经文唱本,习练舞蹈、杂技等训练,并见习三年,出师后才能入教。他们多半是半职业性的男性农民,有妻室儿女,不忌酒肉,唯忌食狗肉。通常由五至十二人不等的师公,自己组成一个师公班子,称为一坛。每坛都有一个掌坛师公,为跳神的导演和祭献法事的主持者。

师公教内部有流派的划分,按发祥地的不同,一般区分为梅山派和茅山派两大派别。其中的茅山派的道教特征较为浓厚,因而被称为道师。梅山派则体现出更多的本土宗教的特征。

若按其饮食禁忌来划分,有肉师派和斋师派之分。肉师派系统的师公,随时都可以吃肉,而斋师派系统的师公,则在进行宗教活动期间禁忌吃肉食。

若按其表演风格来区分,则有文师派和武师派之分。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时,文师派系统的师公,以诵经唱诗的口功为主,辅之以舞蹈、武打动作和杂技表演;而武师派系统的师公,则以武打技术和舞蹈表演为主。

师公的宗教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持打蘸,在群众性的祭天求雨,驱瘟逐疫,丰收酬神,春节赛会等活动中当主祭。

2、帮人家做斋,系为成年死亡者超度亡灵。

3、岭头,是在庄家长势特别好的年份,在山坡上设道场祭献野神野鬼。

4、跳南堂,是一种带有许愿后还愿性质的祭献仪式,孩童体弱多病,婚礼寿辰,守孝期满,不育求子等都可举办。

5、帮各姓氏举行大型的祭祖仪式。

6、在神灵的生诞日,抬其塑像或画像沿街坊、村社游行祭献,师公歌舞助兴。

7、替人驱赶鬼祟,师公要舞剑跳跃,作符箓咒法,以驱鬼魅。

师公教信奉的神祇约有200个,其中有道教神祇三清(太清、上清、玉清)、天师张道陵、真武神(亦称玄武祖师)、九天玄女、风伯、雨师、雷部诸神(也包括雷祖、雷王、雷兽等)、龟蛇二神、三光、玉女、二郎神、灶王,以及各种姓氏元帅的真君等;师公教主神,有梅山派师公祖师三元真君(唐、葛、周三氏)、斩妖除邪的主将四大元帅(邓、赵、马、关四氏),以及专门司掌年、月、日、时的四大公曹等;本民族传统神祇,有莫一大王、冯泗、冯远、冯雨、李三界(李奉登)、甘五娘、甘六、甘七、甘八、侍郎、金轮、银轮、灵娘、五谷娘娘、白马仙娘、兰由、兰陆、韦察院、巡河谷、红引娘娘、梳妆娘子、千岁(朱通鉴)、谏议猴王(宁原梯)、苗公、苗婆和特瑶等;佛教方面的有佛祖释迦牟尼、观音童子等。

这些神祇重,二郎神的面具为赫斯,有三只眼睛,除了与常人相像的两只眼睛之外,第三只眼睛竖立于眉宇之间,甚为孤僻怪异。据其唱词云:“曲子名来二郎神,身穿黄袍倒扎裙;家住四川成都府,成都府里我有名;汤王七年天干旱,旱死禾苗绝口粮;二郎当街开米铺,一斗米把万人养。”有关二郎神的神话颇多,据传其为李冰二子,他怜悯贫穷百姓,赈济孤寒。

雷祖的职能有兴云布雨,生养万物外,还分辨善恶,诛逆除奸。莫一大王系古代壮族先民的杰出首领。工匠神鲁班。专司打鬼除邪的黑脸判官。众神的裁判本甲判官。甘王在世时有施济乡人之德。三界公能驱除邪魔,保境安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