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仅是医学,而且还包含着华夏人的哲学思想。”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开篇之语不是阐述医学。而是讲明做人的道理。如何才能活的健康,活得长寿。”
“《黄帝内经》开篇之语用现代汉语解释大意就是:上古之人,饮食节制,劳作有道,符合自然规律,自然活得长寿。”
“今天的人,把酒当水,酒后行房,纵情色欲,声色犬马,物欲横流,违背规律,过了50岁就衰弱,自然就是寿命短暂。”
课堂上,一名青年娓娓道来。
青年名叫裴阳,二十三岁。
医学界最年轻的天才博士生。
也是燕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
此时,裴阳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中医课程。
下方,一众学生皆都认真听讲。
女学生们更是一脸花痴地看着裴阳。
太完美了。
简直就是所有女孩子的梦中情人。
裴教授不仅年轻,外形条件完美。
还拥有令人无法企及的才华。
这令无数女学生为其痴迷。
裴阳脸上挂着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有人可以回答一下,为什么想学中医吗?”
众人面面相觑。
这时,一名女学生鼓起勇气举手。
裴阳伸手指了指她。
女学生戴着黑框眼镜,一看就是学霸类型的。
她站起身来,缓缓开口:
“中医博大精深,我想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裴阳点点头,笑道:
“还有吗?”
女学生看着裴阳,突然道:
“还有就是冲着裴教授你来的。”
“哈哈哈!”
课堂上的学生们顿时大笑起来。
这个女学生丝毫不感到害羞,反而很堂堂正正:
“裴教授一表人才,又是最年轻的医学博士,我仰慕你,所以想来学习您的课程。”
裴阳脸上带笑,丝毫不觉得尴尬:
“同学,你很坦率。”
他示意这个女学生坐下,继续开始讲课。
裴阳道:
“中医的诊断之法“望闻问切”,也是具有哲学的含义。”
“望:就是观察,查看整体。”
“闻:就是感知对方,也是感知事物的存在。”
“问:就是搞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
“切:就是自己动手进行实践。中医的诊断方法也是符合“实事求是”的。”
“教授!”突然,又一个女学生举手。
裴阳朝她点头示意。
女学生站起身来,说道:
“教授,如今现在有那些精密的仪器,这个望闻问切还有必要吗?有什么病症,机器一扫就都知道了。”
裴阳道:
“你说的没错,精密仪器的确能查出很多病症,可依旧取代不了望闻问切的重要性。”
顿了顿,裴阳又道:
“百病从心起,治病先治心,病从道中医。”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是先望后闻再问然后切。”
“所以望才是中医的精髓,断症的根本。”
“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病,对于一个高明的中医来说,只需望就可以断症,就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源在哪。”
“病人的病情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他的体内还有沒有潜伏着其他的病,准确无误。”
“如果只是为了治愈病,不为把病治断尾的前提下,望已经足够,其他的闻问切都是多余的。”
“所以望才是中医的精髓,断症的根本。”
裴阳看着那位女学生,微笑道:
“我只一眼,就能看出病人身上所有的病症,这就免去了各种各样的检查。”
“也不需要让病人再多付出钱去做那些无用的检查。”
女学生问道:
“教授,人怎么可能用肉眼看出病症呢?”
“比如肿瘤细胞,甚至是体内的各种病变,不借助仪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裴阳笑道:
“这就是中医的伟大之处,中医不需要真正的看出肿瘤细胞的存在。”
“只需要观察整个整体,再结合病人的症状,就能做出推断。”
女学生笑了,摇头道:
“教授,你也说了,这是推断,万一推断错了呢?”
“最终还是要借助仪器来验证人的推断正确与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