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为何不用裤衩勒死鲜卑人? (1/2)

公元49年,鲜卑首领归附东汉。

公元91年,北匈奴战败,迁往中亚。

公元93年,鲜卑吞并匈奴残余十余万部落,开始强盛。

公元121年,鲜卑首领反叛汉朝,自立。

公元156年,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落,并划分东中西三部。分立三大王。

自从开始,鲜卑人不断南下,对幽州,并州多郡进行劫掠。

至公元177年,仅并州,已经丢失云中,五原,定襄三郡。

天子刘宏集天下骑兵,共计三万余兵将,兵分三路北上,以求收复失地。

此战……

战死者,十之八九,丢其节传辎重,溃败。

公元181年,檀石槐死,鲜卑东中西三部各立为王,势力稍损。

并州边境安稳了两年,这也导致边境守军懈怠。

公元183年秋十月初七,中部鲜卑越过雁门郡外长城,大同长城。

十月二十七,突袭雁门关,守将不战而逃,雁门关破。

边军溃败,并州门户被敲开。

鲜卑人在并州境内畅通无阻,无人可拦阻。

鲜卑骑兵所过之处,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并州百姓之苦,难以言语诉说,悲惨之极,宛若人间炼狱。

……

十月三十,雁门关被破的三天后。

雁门郡广武县以北五十里处。

八个溃兵,手无寸铁,衣衫褴褛,蹒跚前行,跌跌撞撞想逃往广武县。

而他们的身后,有三个鲜卑骑兵正在追杀,相距百米左右。

八人沉默无言,只有吭哧吭哧,喘着粗气的声音。

三个鲜卑骑兵像是遛狗一样,也不急着上前。

像是在等八人跑不动之后,再上前收割。

这时。

一人一骑自南向北冲来。

马蹄声越来越响,那人身影也越来越清晰。

溃逃的八人倒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来人是汉人,而且一身军官打扮,戴盔,披甲。

三个鲜卑人同样看到汉骑兵,纷纷拿起弓箭,准备将其射杀。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相距一百五十米左右,汉骑兵率先动手。

手持弓箭,嗖嗖射出两箭。

一鲜卑骑兵应声倒地。

反观鲜卑骑兵的准头可不咋地,剩余两人射了好几箭也没有射中。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仅剩下四五十米的时候,双方都收起了弓箭。

汉骑兵手持长枪,战马不断加速,冲向鲜卑骑兵。

鲜卑骑兵抽出战刀,呜嗷喊叫着迎敌。

骑兵之间的对决,就是在电光火石之间。

仅一个错身。

又一鲜卑骑兵被长枪挑下。

仅剩下的一个鲜卑骑兵彻底慌了,哇哇乱叫,头也不回想要逃命。

汉骑兵调转马身,径直追了上去。

一前一后,两骑越来越远,消失在八人的视线中。

众人不由咽了一口唾沫,“太厉害了,不到半刻钟,斩杀了两个鲜卑杂碎。”

“我汉军若是能多几个这样的军官,何至于如此惨败。”

众人不由纷纷点头。

其中一人问道:“顺子哥,你说现在怎么办?”

名叫顺子的青年,双眼放光,嘴唇紧抿,盯着汉骑兵离去方向,不知在琢磨什么。

随口答道:“把那两个鲜卑杂碎的马找回来,再把尸体,武器都收集过来。”

众人应声而去,没一会功夫就把两匹马跟两具鲜卑人尸体归拢到了一起。

其中一人盯着鲜卑马上带的粮食,咽了咽唾沫,伸手就想去拿。

顺子喝道:“别动,等那位大人回来再说。”

“顺子哥,那位大人可能直接走了,不会回来了呢,这都饿了两天了。”

正说话功夫,一人喊道:“快看,回来了。”

一人两骑,那汉骑兵不急不缓的从远处赶回,人景交融,如诗如画,说不出的冷峻与肃杀。

八人目不转睛的盯着,眼神中有敬佩,敬畏,也有羡慕。

为兵者,谁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汉骑兵来到近前十米左右,看了看八人收拢起的战马跟尸体,略带满意的点点头。

顺子等人不敢怠慢。

八人一齐大行礼道:“拜见大人。”

“救命大恩,没齿难忘。”

顺子低着头,但眼睛还是止不住上漂。

眼前端坐战马的军官不过十八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