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和爹爹一起去北漠 (1/1)

唐国时期,大宗任人谦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当时天下一片太平。

深秋是丰收的季节,这个深秋,郑将军带着捷报归京。郑将军离京多年,一直在攻打北漠,在北漠待了五年,离京时小儿子还没出生,半月前刚带着捷报会京,昨日刚办完庆功宴。

金碧堂皇的朝廷之上,孙秉文孙尚书跪立在大堂中:“皇上~!如今朝野内外,一片安平盛世,向内无奸臣,向外外族不敢来犯,但此时,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北漠刚被我们攻下,可能并不死心。”

高殿之上:“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孙尚书:“依臣之见,我国需派遣一位能力足以镇压北漠贼心的人,去驻守边疆,守卫我国新收之地。”

朝堂内外安静了几秒,所有大臣都心知肚明,现如今在这朝野内外,唯一能称的名号的将军只有郑将军。

孙尚书的姑姑是先皇皇后,他在朝中的职位可谓是如日升天,如今在这朝中能和他称的上是对手的只有郑将军。

而如今孙尚书的意思是,让郑将军继续去北漠驻守,不仅要攻打下来,还要守下来,又要将郑将军派往漠北。

郑将军是皇上的师兄。年少时一起学武,情同手足,而后皇上登基,朝廷局势动荡,郑将军在边疆帮助攘除外患。本以为皇上不会同意孙尚书的建议。

皇上:“漠北难攻,如今能收腹,实属不易,确实需要一名悍将去守。孙尚书,你认为派谁去最好呢?”

孙尚书站在大堂中,没有说话,朝中其他人更是无人做出头鸟,一直静默,直道……

“皇上,臣愿意去北漠。”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寻着这声音的源头可以看到一个身形挺拔的身影,哑黑粗糙的皮肤中透露着一股干净劲儿。此人正是郑将军。

郑将军今天是这五年来第一次上朝,自上次胜战回京后,皇上体恤郑将军辛苦,让他休沐半月,今天是惯例半月一次的朝会,所有在京城的官员就必须得参加,他久不上朝,一上朝就听到这样的建议。实属有些尴尬。

郑将军去漠北的事就在这场朝会中定了下来,世人只是敬佩郑将军的英勇忠心。

朝会结束后,郑将军被叫去中殿和皇上谈论去漠北的具体事宜,一直到三更天才回府,一起回府的还有三辆马车的赏赐。

郑将军回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五岁的儿子郑以安,一个瘦瘦弱弱的小孩,三天两头都要病一场。“以安,想不想和爹爹一起去漠北?”

郑以安:“去了漠北,我可以看见大鸟吗?”

郑将军:“可以,你还可以看见骆驼,沙漠,落日,还有许多你没见过的东西,还可以看爹爹行军打仗。”

郑以安小朋友完全被他爹爹给忽悠了,他蹦起来高兴的说:“我愿意,我愿意。”

郑将军哑黑的脸上扬起了一丝笑意,但其实仔细看可以看出其中的勉强。

厅中气氛还算和谐,只有郑夫人一人在屏风后,哽咽哭泣,手帕上沾满了泪水。总是心中有万般不舍,可皇命难为,这是郑家该做的。

深秋是离别的季节,这个秋天,以安离家远去。...

出发当日清晨,郑以安想早日看见父亲所说的大鸟,难得起的大早,没有赖床,在临行的马车刚到府门口时,便想冲上马车。要不是郑夫人拉着他的手,他早就在马车上坐着了。

郑以安从小体弱,他身边一直都有自己的医官和嬷嬷,四五个丫鬟,可估计此行路途遥远,归期未定,他只带了一个伴童,一个嬷嬷。

郑夫人拉着以安的手叮嘱陪伴以安生活起居的嬷嬷要早晚给他添衣,要带足常备的药材,还有太危险的东西不能碰……

看着郑夫人心痛不舍的神情,以安安慰地说:“娘,我已经学会写字了,我会给你写信的,我看了大鸟就会回来看你的,等我想你了,我给你写信。”

郑夫人眼含着泪光,用手抚摸着儿子的额头,然后不舍的点了点头。

“嗯,安儿,娘有空就给你写信,你要好好听爹的话,不要淘气……”

最后还是在郑将军的多次催促下,才结束这场分别。

年幼的以安被父亲抱紧马车里,扶开马车的车帘,他抬头就看见一个衣着矜贵,沉着脸看着他的大孩子。他刚想说话,就被爹爹摁住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