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天南传奇 (1/2)

“天下权,在顺天;天下势,在西风。”这是当下流行的童谣。

童谣不可信,却又不可不信,至于童谣如何而来,那...

顺天府,那是大明的首府,乃全国的权力中心。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创造了权力集中制,往后的历朝历代尽皆效仿,将权力中心集中于都城。所说天下权,在顺天不足为奇。

可“天下势,在西风。”

这就不得不让人琢磨了。

西风在哪?凭啥成为势力中心?

西风位于山西境内,地处黄河中下游,因为地势较高,能阻挡西北来的寒风,故取名西凤镇,又称西风口。

十八年前的西风,不过一个小小的城镇,人不过千,名不出众。经过多年的扩充,俨然变成了如今店铺过万的大县城,最牛的还属“天下第一势”这响当当的名号!

午后西凤的街道显得有些清净,光光的青石板上映射着太阳的光辉,偶尔才有三两行人临幸。只剩下那些期盼顾客光临的摊贩们,守着摊位,昏昏欲睡。

这些摊贩与别的城镇不同的是,别地的摊贩贩卖的是蔬菜.水果和粮食,这里大多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个别的还在出售着武功秘籍,甚至还有丹药之类的。

而此时城内的各个茶楼内,却是家家爆满,人声鼎沸,其中最好的当属这“传奇茶苑”。

“传奇茶苑”上下两层,一楼为大厅,最前面一个讲书台,下面20多张桌子,坐的满满当当。

中间桌上的客人们都在高声谈论着昨天先生讲述的评书,放佛声音小了,就会被别人小看似的。

大厅的边角的几张桌子却安安静静的坐着,每人头上带着硕大的斗笠,看不清相貌。

茶苑的二楼是包厢,为那些土豪的家眷准备,此时女眷们正悠闲的嗑着瓜子,品着香茗,眼睛余光不时地瞥向讲书台。

茶苑的大门敞开着,门口的乞丐们将大门堵得结结实实,一个个伸着脑袋,竖起耳朵,如同那待宰的兔子,生怕被别人占去自己位置。

“来了,来了,先生来了。”一声吆喝,顿时大厅安静了许多。

人们口中所说的先生姓常,白白净净,高挺的鼻梁,不大不小的眼睛,几缕长须飘荡在下颌,书生意气十足。头发轻挽,一袭青色长衫,白底布鞋,更显得精神万分。

他缓步走到台前,环视一圈后坐了下来。拿起已沏好的茶,轻轻地呷了一口,清了清嗓子。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原本已经安静不少的厅堂内更加寂静,落针可闻。

“昨天的《隋唐英雄传》已讲完,今天咱们开讲新书《西游记》。”先生的声音清脆.清晰,飘到每个人的耳中。

“又是《西游记》呀。”台下那些老主顾有些不满了,开始了低声议论,嘈杂之声顿起。

常先生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讲述。

说书有说书的规矩。惊堂木一拍,无关的声音一概不许有。

打断了说书先生的讲述,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纹银3两。

这3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位先生档次最高,每个月也仅有6两纹银的薪水。

当然罚款的这3两不是全部给了说书先生,跟茶苑半对半平分。

“法不责众”,这么多人一起反对,那肯定是不满,大大的不满,纹银肯定是收不到了。

“这......”台上的常先生有些挠头。

古书也就这么多,要么《西游记》,要么《水浒》,要么《西厢记》......无论哪个都讲了不下十遍,早已没了新鲜感。

这时,屋顶上一束阳光钻了进来,经常在这里听书的人对此熟视无睹,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房顶上有个怪人,经常从这里要吃要喝的,没人知道是不是白要?

茶楼不卖酒肉,可店小二却从不违背怪人的要求,老老实实出去打酒买肉。

“爷,今天还是老规矩吗?”店小二看见这道阳光,不敢怠慢,马上跑到这束光下,毕恭毕敬的等待着吩咐。

房顶上没有回音,一道书札从房瓦的空隙中出现,不急不缓的飘向了说书的常先生。

大厅中间的人没觉得有啥异常,角落的十几个人马上警觉起来,手不自觉的伸到了桌子下面。

“镇定。”其中的一位大斗笠老者赶忙低声呵斥道,可他的眼神却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他也无比惶恐,内心犹如翻江倒海,高手.绝对的高手,今天这趟买卖扎手。

常先生不敢怠慢,急忙站起,接住书札,就如同接圣旨一般的恭敬。

先生将书札慢慢打开,《天南传奇》四个字映入他的眼帘。他惊喜万分,迫不及待的翻阅,越看越精彩,他已经忘记此时自己的任务,沉迷于书中。

“常先生,常先生,今天讲不讲了?”店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