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2066年,
炎炎夏日,地面温度创了新高,新闻记者当场摊鸡蛋吃,先后不到30秒。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几位户外劳动者为了碎银几两顶着烈日不断敲击地面上的板砖。
旁边的办公大楼,是燕京有名的双子塔,往日出入这里的都是月薪几万的成功人士,只是近几年形式大不如前,里面入驻的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代表着现在钱难挣,屎难吃。
22楼一间会议室里,一位身穿蓝色半截袖的年轻人,正坐在椅子上等着跟某公司的人事谈薪资,他刚才的面试聊得非常成功,很有信心可以拿下今天的面试。
年轻人名叫陈贤,是燕京一所二本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到现在已经投了不下几千份简历,面试了几十家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今天是他最后一个面试,他为此精心准备了一周,早上也是乘坐五十站地铁来到应聘地点,打算提前到达给一个好印象。
这次面试不上他就打算回老家考个体面的工作,说到体面的工作他就感到沮丧,读了近二十年的书,最后还要走一条一眼望到头的路,想想真是痛苦,尤其他并不喜欢家长眼中那些体面的工作,他更喜欢自由一些。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进来一位包臀裙职业装的女人,扶了扶金丝眼镜,示意他不用起身,坐着谈就好,寒暄了几句客套话,直奔主题。
人事率先开口道:“陈贤是吧,我看你期望薪资写的月薪3K,你确定是要这个数吗?”说完还略带讽刺地看着陈贤,意思是你要的太多了。
陈贤眼神真挚,与她对视,沉吟道:“您好,刚才跟业务面试官聊得挺好的,月薪3K这个数,也是我认真考虑之后的一个期望薪资,这笔钱正好可以让我在燕京郊区租个便宜点的房子,再加上个人一日三餐和来回通勤的费用刚刚好。”
他话音刚落,人事就趾高气扬道:“小伙子,我给你讲实话,按你的学历和能力,是不可能进得来我们公司的,我们公司虽然是创业阶段,但你可以去看看在职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比你强,你要知道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不能向钱看齐,要看重个人成长知道吗?”
陈贤有意无意点头,假装认可刚才她一番洗脑。
人事看他认可自己的一番话,接着洋洋得意道:“这就对了嘛,年轻人不就是出来学习成长的嘛,你刚毕业能给公司创造的收益非常低,甚至公司还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培养你,你说对不对?”
陈贤听得津津有味,他不觉得烦躁,这种话自从他参加应聘面试以来听过无数次,就连话术节奏都很相似,他都怀疑这些企业人事是不是接受的同一个人的培训。
上来就跟你谈情怀,谈成长,谈公司接受一个应届生多么多么不易,要让你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说到底就是想让你少拿钱,多干事。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站在求职者角度考虑的,大家都是打工人何必相互为难,能扶持一把扶一把不好么?
就这样,人事滔滔不绝讲了半个小时,陈贤也配合了半个小时,最后他想确认一下到底多少合适,人事告诉他公司对他这个岗位没有薪资预算,也只招应届毕业生,公司对他的培养就当是劳动薪酬。
真是让人无了个大语······
你要早这么说,何必大老远过来参与面试,在招聘软件上问了半天也不说具体薪资,一直说面议面议,咱就一个小小的普通员工哪儿有那么多面议的薪资,彼此告知清除具体范围,合适就合适,不合适就不合适。
哎!真是让人头疼!
又是过来帮人事完成绩效的一天,总是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去折磨他,真的合适么?
他又不是来体验生活的,他家确实不缺钱,但那些都是父辈奋斗下来的东西,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接一些单子,比如给人做一些移动应用,做一些技术运维的活儿,基本能满足自己的日常所需。
“抱歉,我需要一定的劳动薪资,既然不合适我就先撤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陈贤礼貌地婉拒了这家的工作机会,拿起自己的书包就往门口走去。
留下人事在他背后嘀咕:“就你这样的,能找到工作才怪!”
乘坐电梯来到了一楼,推开门的一瞬间热浪扑来,跟室内凉爽感对比就是一个天一个地,这跟他刚才面试过程前后很类似,前面聊得很愉快,但在谈薪资时闹得不太愉快。
他今天求职失败的原因不是他自身能力问题,而是他作为应届生,不应该向公司要工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他一样再求职中碰壁,遇到一些不公平的遭遇,他这一刻很想拥有自己的企业,可以多多少少帮助那些遭遇不公平的求职者,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薪资福利,在这吸血鬼般的求职市场保留一片净土。
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拥有无数资源,重新打造求职市场秩序,还给千千万万打工人一个合法的劳动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