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一代中兴之主!
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图新政,开海禁,富国强民。
大明国祚由此,又延续了近三百年。
……
都城,皇宫之内。
“咳咳,咳咳。”
皇帝的咳嗽声,仿佛要传遍整个乾清宫。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不敢稍有大声。
龙榻旁的大太监,转头看了看太医。
对方只是无奈地摇摇头,这几年什么法子都用过了。
如今的皇帝,非药石可医!
“咳咳。”
皇帝的咳嗽声,越来越弱了。
领头的几个太监对视几眼,然后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离开了宫殿。
走到一处僻静之所。
掌印大太监淡淡地看向周围几人,用低沉地声音说道。
“陛下大概是不行了,咱们也得另谋出路了。”
这句话让司礼监的几位领头太监面面相觑。
皇帝无子,别说是太子,就连皇子都没有!
他们去效忠谁?
新帝在哪?
“一切听公公安排。”
众太监纷纷拱手向着对方低头。
局势越乱,越要联合争取利益,这点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朝廷上,恨不得手刃他们的朝臣可不少。
掌印太监见状,悠悠地说道。
“走吧,去太后的坤宁宫。
内阁的几位老大人,应该快到了。”
众太监闻言先是一惊。
这是要择选新帝了?
不过他们的脸上随即释然,情理之中。
皇帝气若悬丝,半句话都说不出。
太后就代表了最正统的皇权。
坤宁宫。
三方势力会面。
太后高坐在主位之上,内阁大臣被赐座坐在左下方。
司礼监太监们恭候在一旁。
看似地位卑下,可他们代表的力量,太后内阁都无法忽视。
“杨大人,哀家如今心乱如麻,一时间没了主意。
你来说说吧。”
太后一边哭着,一边用哀婉的语气说道。
内阁首辅杨贺廷拱手起身。
“禀太后,陛下无子。
按照皇明祖训,应该从宗室中挑选合适子弟,继嗣大统!”
太后闻言,眼睛中闪过一道光。
随后就用手帕掩盖,依旧是哀婉的语气。
“杨大人以为,哪家的子弟合适?”
早有准备的内阁次辅,将画像名册从怀中掏出。
五六个人选被提了出来。
太后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只是哭泣着,不做回应。
大太监们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直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被念出。
“淮安王之子,朱有墉。”
淮安王是皇帝的弟弟,按照顺位应该是兄终弟及。
然而这位早就入土两年了。
然而他的儿子朱有墉,却让在场所有人都眼睛一亮。
十四岁,孤身一人,尚未婚娶,没有势力。
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
“朱有墉,这孩子哀家见过几次,甚是疼爱。”
太后终于将手帕放了下来。
内阁的大人们纷纷对视几眼,拱手说道。
“淮安王世子守灵两年,所言所行无可挑剔。
纯孝之心,宗室无人不知,足以继承大统。”
双方将目光转向了司礼监太监们。
大太监沉思片刻,拱手说道,“一切听从太后和诸位大人的。”
显然,他们也很满意新帝的人选。
年幼,没有复杂关系,更好控制。
一炷香后。
内阁首辅亲自操刀的“遗诏”,被司礼监盖上了大印,随后是太后凤玺。
天黑了,旧帝终究是咽了气。
在他呼吸停止的十个呼吸后,整个皇宫被重重戒严。
几个走错路的太监宫女,被无情地斩杀!
鲜红的鲜血,在月光下发出淡淡的光芒。
这一夜,无人入眠!
……
淮王府。
朱有墉看着跪在地上的太监和王府管事们。
心中还有点懵,刚穿越就让我登基?
“请陛下继承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