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本人年纪已经三十有余了,到了这尴尬的年纪,真的是:看看前面,什么也看不到;回头看看,什么也没有留下。
回想起当年一腔热血地步入社会工作的第一站:东馆
虽然过去接近20年了,往事却历历在目。
我叫莫威龙,家里排行老二,来自广东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人口不足300人的小山村。
至于偏僻到什么程度?这样说吧,我村没有什么幼儿园、小学、中学,没有公共汽车,没有路灯,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我们村人读书是必须步行或者踩单车到五公里开外的村委才有学校,每每上下学路上,一辆泥头车飞驰路过,沙尘滚滚的画面足以让人毕生难忘。
出生在农村,从小被长辈们谆谆教导:一定要勤奋读书,只有读好书,以后才能出人头地,走出农村。
所以我将此话铭记在心,但多年后,身边一些朋友用事实证明了:我被骗了,因为好多读书成绩优异的朋友,最后都是被现实折磨得体无完肤。
由于家里一直都是务农的,每天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脚牛屎一脚田的父母
虽然年纪不大,但我兄妹三人从小到大就会主动去帮父母分担日常的农活、家务,毫无怨言
加上见到长辈们都很主动去问候,所以村里好多人的眼里,都觉得我们兄妹三人日后必成大器,可是现实却是如此打脸。
当时是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我永远记得2001年的8月31号,即将开学了,我哥读初三,我初一,妹妹读六年级。
而三人的学费是360乘以3共1080元
但家里确实在拿不出钱,父母问了一圈,借无可借。
老爸无奈地坐在门口,低着头默默地抽着旱烟,最后还是老妈咬了咬牙,踩着单车去了小学、中学,找到校长面谈,在三人各缴纳了100元押金,其余学费赊着,并承诺一个月内一定交齐,我们兄妹三人才得以上学。
开学没几天的一天晚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哥哥就跟我说:弟弟,我决定了,读完初中我就出去打工了。
家里实在太穷,假如我们要读高中、甚至大学,对家庭的压力会更大,你要读就勤力一点读书,好好读,不要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如果不打算读高中就读完初中就出来打工吧。
大哥的寥寥数语,深深地震撼了我
粗算了一下高中、大学所有费用,至少十万加,最后我也决定:初三后,我也不读书了。
于是我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混迹初中时期
三年如一日,坚持每天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等,成为全校老师眼中的“某些学生”。
虽然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稳定”
但是家里农活我一样没落下,甚至还在初一开始,种辣椒、小白菜等,卖了好帮补家用,因为我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挣钱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终于熬得了2004年的6月份,在没有考期末考试的情况下,我随着打工归来的哥哥踏上了一路单曲循环播放“祝你平安”前往东馆的大巴车。
沿路的风景,建筑都是我在电视机才能看到的,尽管汽车摇摇晃晃,劣质皮椅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汗臭味,在6小时的车程,我没有一丝困意,反而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兴奋~
那时的东馆,是全华夏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工厂林立,基本上都是成千上万名员工的大厂
而未满16岁的我,只能在大哥的带领下,来到一个远房表亲开的微型电子厂里当一名普工,印象深刻,入职时我是第87名在职员工。
兜兜转转,我们终于到站了,兄弟二人拉扯着红白蓝袋子装的行李,来到一处三层的破旧居民楼,大哥说:到了,这就是宿舍。
拉着那锈迹斑斑的铁门,湿滑的地面到处散落着饭粒和烟头,本就斑驳的砖墙被涂鸦的惨不忍睹,那一刻,我真的有点不想进去。
但是本着事事新鲜,遍地黄金的想法,我居然开始幻想着:说不定稻草盖珍珠,内有乾坤!但现实却再一次狠狠打了我的脸、、、、
来到二楼203,那个安排了我床位的宿舍,我苦笑了。
各种脏乱差不说,这房间狭窄的除了4个上下架床,只有中间一条人行通道,仅仅允许一人通行,已经居住了6名员工了,剩余的两个上架空床位堆满了几人的行李。
我哥和几人打了声招呼后,便帮我把其中一个床位的行李清理好,折腾了好一会,终于把我的床位弄好了。
初来乍到的我看了看宿友们,个个都是双目无神,沉默寡言的、、、、
但为了迅速融入他们这个圈子,从不抽烟喝酒的我,去楼下带了一包4元的骆驼烟回来分发给他们。
看着我挺会来事,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