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穿越的年代是大明洪武三年。
这年份挺好,老朱杀人嘎嘎猛,我想死应该挺容易。”
李墨看着周围遍布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的园林,满意的点点头。
能死在这,比刑场杀头要好得多。
妈的,上次在刑场还被人扔了臭鸡蛋。
李墨是个穿越者,每次穿越都会去往不同的年代与地区。
只要能够被人杀死,就可以回到现代,获得千年寿命,千亿资产。
死十次,永生。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已经死了三次。
死的次数多了,李墨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在封建王朝,砍头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发现犯罪,调查犯罪,确认罪名。
皇帝朱笔落下,压入大牢,秋后问斩。
这其中最让李墨不满的是为什么非得等到秋后问斩。
在大牢里从夏天等到秋天,每天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担心菊花的问题。
那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这时候问题来了,有没有不用等到秋后,直接被拉出去砍头的重罪?
毫无疑问,造反就是这样令人青睐的罪名。
从发现,到杀头,根本不用等到明天。
下午确定罪名,晚上就死,实为穿越者犯罪第一首选。
因此,昨天李墨穿越到了这片园林之后,第一时间找到主人家,告诉他自己要造反。
能在京城拥有这么一大片宅院的人,要么是高官,要么是富商。
不管是哪一种,都有渠道能将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
在李墨的预想中,这里的主人家将自己造反的消息禀报皇帝。
朱元璋必然大怒,下令给自己来个全家消消乐。
这件事情里,皇帝平了谋反,巩固了地位。
主人家发现了谋反,得到赏赐。
自己被砍头,多了一千年寿命。
怎么看,都是三赢的局面。
但让李墨没想到的是,宅院的主人没有第一时间禀报皇帝。
而是问起了他,为什么要谋反?
李墨很无语,你放着到手的功劳不要,非要把这事情问个清楚。
放到后世,刨根问底栏目组一定很适合你。
没办法,李墨只能解释,大明如今的国策有何不妥,让他不满,所以才要造反。
两个人就这么聊了起来,一直聊到晚上。
等到李墨在丫鬟服侍下睡觉的时候,才忽然想起来,坏了,把造反的事给忘了。
也不知道主人家今天到底有没有禀报皇帝,真是让人着急啊!
今天等他来了,一定要催催。
我着急死,别拖着。
打定了主意,李墨继续在花园内散步。
能在死前看到如此纯正的明式园林,也算一种享受。
……
一处幽静的街道,被皇家侍卫团团保护的黄色马车停在宅院大门外。
“陛下,静园到了。”侍卫首领程熙向着马车施礼。
两名小太监掀开车帘,里面坐着一名身穿紫色长袍的中年男人。
他腰背笔直,身上没有挂任何配饰,仅仅是坐在那里,便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威严。
“李先生生活的如何?”朱元璋缓缓的问道。
“一日三餐皆有人服侍,侍卫已将静园暗中包围起来,确保他的安全。”
程熙连忙回答。
“丫鬟仆役都安排了?”
“都是从宫里调来的,嘴很严,您的身份在这里是京城姓黄的富商。”
“好,记住,李墨的存在,不允许任何人知道。”
“遵命。”
程熙下意识的浑身打了个哆嗦,陛下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被皇子大臣知道了,他就得跟自己的脑袋说再见。
跟随朱元璋进入静园,程熙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昨天的场景。
静园是陛下下令秘密修建的私宅,环境清幽。
什么时候陛下心情烦闷,便会离开喧闹的皇宫,来到这里住几天。
然而就在昨天,一个年轻人突然从园中竹林走出来,走向正在花园喝茶的朱元璋。
程熙满脸都是冷汗,被外人接近皇帝,这是他的重大失职。
结果陛下竟然和那年轻人聊了起来。
聊什么他不知道,总之,陛下在离开的时候,下令将李墨严格保护起来。
对他的名字,也从李墨变成了李先生。
这么客气的称呼,他只见陛下对刘基用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