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应天府,明皇宫城,
亥时,夜已深,但朱元璋仍在看奏折,他桌上堆满了六部的文书和奏折,
六部很多琐事,左丞胡惟庸其实都已经处理好了,但朱元璋并不信任胡惟庸,
换句话来说,除了自己,他谁都不信,
所以,他坚持每日看完上表的每一道奏折,
看完奏折,他还得看今天一早,就从各处密探呈递上来的密信,他在丞相府安插的密探是最多的,足足有八人,所以单是丞相府来的密信就有八封,
朱元璋向来把丞相府看作他的眼中钉,毕竟他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他的皇权,却不得已分了一半给丞相,
由于旧制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他又不得不暂时忍受这枚眼中钉的存在,
当然,钉子迟早是要拔的,只不过是朱元璋还在等着一个极好的契机罢了,
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得连根拔起,斩草除根,这是他一贯的行事作风,
由于丞相府是重点关注目标,所以朱元璋要求在丞相府的密探,必须每天都上呈一封密信,及时汇报丞相府的一举一动,
至于其他地方的密探,若无急事,则只需一月汇报一次,
朱元璋在看完丞相府的八封密信后,却发现其下有着一封有些怪异的书信,
其怪在于其信封上写着“苏宸日记(副本)”这几个字,
这苏宸是谁?
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
他便问一旁的太监元生,元生管着所有检校的名单——检校则是密探。
元生马上回道,“陛下,这苏宸是半月前派去魏国公府的检校!”
朱元璋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
朱元璋向来很是信任魏国公徐达,而此时徐达本人还在北平驻军,并不在应天,所以魏国公府,朱元璋只是安插了一名密探,权当多个眼线而已,
“在魏国公府的检校,理应一月只需汇报一次,他才去了半月,为何便有书信呈递!”朱元璋问道,
“可能是他还不懂这些规矩吧!”元生回道,
其实,他也不知为何会有这封信封的存在,刚刚他检查所有密探的书信时,明明不见有这样一封书信的,
它就好像凭空出现了一般,
“那朕就看看这苏宸待在这魏国公府半个月,都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吧!”
朱元璋很是随意地拆开了那封信,从里面拿出了三张纸,
每张信纸居然都只写了短短的一行字,分别是,
【三月戊辰日,今日无事,陪魏国公府二小姐去勾栏听曲!】
【三月己巳日,依旧无事,勾栏听曲!】
【三月庚午日,今天天气不错,陪魏国公府大小姐去马球场看人打马球!】
朱元璋先是楞了一下,
这写的什么玩意!
随即他又查看了一遍信封,看是否有遗漏的纸张没拿出来,
可信封里再也没有别的了,
他嘴角抽了抽,“看来,这苏宸在魏国公府的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快活嘛,不是去勾栏听曲,就是去看马球,”
“可他自个儿偷着快活也就罢了,何必还特意写来告诉朕,这又不是一些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说话间,他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堆积在自己桌上的案宗,
他的敏感神经莫名被挑动了,
他每日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地干活,但那苏宸却每日如此惬意快活,一无事就勾栏听曲,
而他自己上一次去勾栏听曲的时候,已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有一回,他想召集宫外几个女乐进宫给他演出解解闷时,却被那御史周观政给拦了下来,而女乐不得进宫又是他自己定下的规矩,相当于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了,最后这事也就作罢了,
如此一对比?他活着竟不如一个小小的密探?
所以这苏宸写这几句话来,是故意在朕面前显摆不成?
他活腻歪了他?
元生从朱元璋的表情变化,似看出了端倪,马上说道,“这苏宸如此不懂规矩,老奴便把他调去守城门吧!”
整个大明都知道,朱元璋勤于政事,六部大小事务,他都过问,所以他这皇帝当得十分劳苦,而苏宸这小密探居然不知死活,竟写信过来显摆自己的日子逍遥快活,自然得让他去守城门吃吃苦头!
朱元璋却大度道,“无妨,就让他在魏国公府继续待着吧,徐达现今不在应天,他也确实没什么重要的事可汇报的!”
他自然得大度,难道他堂堂一国之君,还和一个小小的密探较真吗,
“元生,你也不必私下去告诫他,朕倒是想看看,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