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国创立之初,根基不稳,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人们只记得那年杏花微雨,第一才女宗梦涵出嫁,国都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挂满了大红灯笼,更别提十里红妆,八抬大轿,秦葵将军骑着战马一路护送花轿入秦府,也不管什么礼数不礼数的了……
迎娶所爱之人,何其幸运,自从娶到了宗梦涵,秦葵将军脸上的笑颜就没停过。
这场亲事,还是皇家特许,赐下五进六出的大宅院,赏赐金银珠宝无数、开阳地界封地三万户,皇恩浩荡,为此独一份。
一年后,宗梦涵生产不幸去世,皇帝为安抚秦将军丧妻之痛,大手一挥,赐下秦将军之女和大皇子嬴政君襁褓结亲,弱冠之年举行婚礼。
她,秦良玉,生来就是皇后!
“嫁入皇家不知是福是祸,爹爹对不起你。”
秦葵将军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婴,一字一句说给她听,又或是说给自己听,高堂之上,摆放的是一封圣旨,他何尝不知,皇上是为了制衡张氏,才赐下这桩亲事。
朝廷上重文轻武,战场上重武轻文,皇上答应即位后迎娶张贞瑜过门为一国之母,如此才得到了张家的势力,权倾朝野,战场上有秦将军带领,平定边疆,镇压内乱,嬴国的江山才能永垂不朽。
这一点世人看不明白,唯有那个李氏王朝最后一位皇子李闯,皆他独醒。
那年他六岁,从人敬人爱的十四皇子,沦落成通缉犯,阶下囚,亡命天涯之徒。
一个幼子,仿佛人间蒸发一般。
十二年后,东郊围猎,我端坐在高位上,左侧是皇后娘娘,右侧是长乐公主嬴善喜。
我来之前,爹爹反复叮嘱……在人前不要出头!不要出头!言行举止一定要大方端庄!不能在皇家面失了脸面。
可我还是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张凤止,坊间流传此人堪比嬴国第一才女宗梦涵,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貌美如花,德茂双全,
“今日一见,还是差了点。”我喃喃自语,字里行间全是轻蔑,坊间的眼光真是越来越差劲了……
“你就是秦良玉,本公主未来的嫂嫂?我是长乐公主!嫂嫂可还记得我?”
我撇过身去,见到了一个笑意盈盈的少女,身穿浅黄色的留仙裙,外面披了一件绣满富贵花的袍子,眉目之间和皇后娘娘有些相似,一张鹅蛋脸面若桃花,淡浓相宜,一颦一笑摄人心魄,不笑时又有些清冷,坊间传闻长乐公主的性格开朗,美名在外!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是宫里用钱和爱浇灌长大的富贵花!
我收回思绪,快速向她打着招呼:“长乐公主万安,臣女秦良玉。”
她抢着说道“嫂嫂不必多礼,是我,我是小哭包呀?”
我又想起一件往事,赞同她的观点“臣女记得公主殿下小时候,还是个喜欢抓着拨浪鼓的小娃娃,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了?”
“公主殿下,围猎要开始了~”站在她身边的一个女官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我并不知道这位嬷嬷的身份,只是不解,为何一个嬷嬷能在公主面前随意插嘴?难道宫规如此宽松?
长乐公主有些不悦,立即怒怼身边的嬷嬷……“苏嬷嬷,本公主见到了嫂嫂,就想多亲近亲近,你不要管我,今天出来围猎又不在皇宫,本公主高兴。”
哦?原来她是苏嬷嬷?她是后宫女官,皇后娘娘从潜邸带出来的陪嫁丫鬟……能把这样的女官派去照看长乐公主,足以见皇后娘娘对这个女儿的宠幸。
“公主殿下,请求赎下官直言,秦小姐还未嫁入东宫,便是闺阁女子,公主殿下还是唤一声秦小姐妥当,不要让外人看了笑话。”苏嬷嬷自知皇后的心思,并不想长乐公主同秦良玉要好,反而应该多亲近亲近张凤止才对,她们才应该是“一家人”……
“苏嬷嬷,嫂嫂迟早会嫁入东宫,本公主私下叫几声嫂嫂,难道你想和母妃告状?”她字字珠玑敲打着苏嬷嬷,言外之意让其清楚自己的主子是谁?
“下官不敢!”苏嬷嬷有些荒乱,当然明白一心不能侍二主的道理……
“不敢就对了,你不说出去谁会知道?嫂嫂,我们去骑马射箭吧?”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
长乐公主拉着我来到了围猎场,挑上了一匹好马……苏嬷嬷在后面干着急,几声呼喊无果……我对这位公主刮目相看,少女意气风发仿佛谁也管不住,不经有些开怀,刚才的困惑不解,满腔愤怒一扫而光,只觉得痛快!
“苏嬷嬷是母妃硬塞给我的女宫,嫂嫂不必理会,本公主想要做的事情,除了父皇和母后,还有皇兄,在整个天下还没有我不敢做的事!”
“公主殿下性情洒脱,臣女钦佩不已。”
众人都在林子里围猎伴君,女眷们可在围账中休息,赏花踏青或斗茶吟诗……
长乐公主将我带到了僻静处,又说内急让我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