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1:此去若是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 (1/2)

羊海市,东南军区第一军事监狱

“挎拉!”

冰冷的牢门,被缓缓的打开。

两个穿着陆军春秋常服,头戴白色头盔的监守,从牢门走进。

随后沿着通道经过一间间独立牢房,向通道尽头走去。

橘黄色的昏暗灯光,将他们坚毅的脸庞照亮。

一个个独立牢房内,戴着手铐脚镣的军事重刑犯,用一双双冰冷的眼睛,看着走过他们门前的监守。

已经习惯这些重刑犯冰冷眼神的监守,沉默的走到了通道尽头的一座牢房面前。

牢房内坐着的,一个戴着手铐脚镣以及铁覆面。

身高在一米八一左右,身材壮硕魁梧,留着板寸头的男人。

用那如同鹰视狼顾一般的凶狠目光,平静的注视着门口的两个看守。

八个月前,东北军区,陆军第117边防独立团,团部办公室门口

“报告!”

一个将身上陆军常服撑得紧绷绷,挂着陆军上尉军衔,胸口铭牌写着李玄海三个字的男人。

轻轻的敲响了面前的木门,随后立正大喊起来。

“进!”

在留着板寸头面庞硬朗的李玄海喊完后,他面前的木门后响起了一道声音。

得到允许后,李玄海打开了面前的大门。

在打开大门的瞬间,出于职业习惯的李玄海,就将房间中的场景尽收眼底。

不大的团长办公室内,背后竖着国旗军旗的办公桌周围,坐着三个中年男人。

坐在他的上校团长办公桌前面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穿着军绿色的警服,肩膀上挂着三级警督的警衔。

一头灰白色的头发,脸上眉角有一处伤疤,左腕上戴着一块老上海牌手表。

目测年龄在四十五到五十岁之间。

鼓鼓当当的左侧胸口口袋,别着一根黑色的钢笔,口袋中的东西应该是笔记本。

男人右胸侧,有不规则的鼓包,应该是随身携带的手枪。

按照男人三级警督的职务,猜测应该是最新研发的九二手枪。

而这个警察身旁的,则是一个穿着陆军制式常服肩扛大校军衔,一头稀疏黑发的中年男人。

从男人胸口左侧资历章看,李玄海能确定这个男人,是一个服役二十五年的正师大校。

大校目测年龄在五十到五十六岁之间。

从大校右手手臂上挂着的西南军区臂章来看,这个名为张海山的大校,并不是他们这个军区的人。

仅仅在瞬息之间,李玄海就完成了对这两个陌生人的观察。

这是一个侦察兵的职业习惯。

不动声色的李玄海推开门,沉默走进去后,转身关上了大门。

随后大步走到缓缓起身的三人面前。

“团长!”

走到起身的三人面前后,李玄海笔直的立正,随后对三人抬手敬礼。

在敬完礼后,李玄海沉声对办公桌背后的团长喊道。

部队是讲究规矩的地方,李玄海是他团长的兵,所以哪怕在场有人军衔比团长高,他也要先对自己的团长请示。

服从上级,服从哪个上级,都是有潜规则的。

站在办公桌背后的团长,沉默的对李玄海回了个军礼,随后对李玄海摆了摆手。

得到团长的回礼后,李玄海沉默的放下了自己的手。

“那行,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我就不在这里了。”

在李玄海放下手后,团长深深的看了李玄海一眼,随后收回于心不忍的眼神后。

团长离开办公桌,边走边敷衍的说道。

说完后,在李玄海疑惑的目光注视下,团长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自家团长离开后,李玄海转身眼神疑惑的看着面前这两个人。

“李玄海,男,龙族【那个字打不了】,党员。

1970年5月生,楚湘阳市人。

1988年12月参军,被分配到东北军区陆军第117边防独立团,步兵一营侦察三连一排一班,军衔列兵。

1989年1月17日,你随边防团前往参加轮战。

同年3月,你随连队前出侦察情报,被敌发现。

在经过十五个小时的鏖战。

全连只有你一个人活着突破敌封锁消息,带回了那份情报。

带回情报,已经奄奄一息的你,身上有十三处枪伤。

你被抬下来火线,转运到西南军区西南总院。

凭借那份情报,117团取得重大军事行动成就。

同年十二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