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二
第1章 大明言官 (1/2)

大明京师,都察院外。

李临渊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再回神,只觉腹中翻江倒海,那痛感让他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再抬头,看到眼前那几位的时候,李临渊又摸不着头脑了。

面前这三人一脸凶相,为首的身着玄色长衫,头戴一毡笠,手中还拿着根拳头粗的棍子……

身后两人一副青衣家奴打扮,亦是恶狠狠的看着李临渊。

怎么着?

他是被剧组抓来当群演了?

问题是演戏也不至于下手这么狠吧?

而此刻,对面那三个恶奴却骂骂咧咧的开口了——

“小子,你要是再不识抬举,下次就不是打你一顿能了事的了!”

“尔等言官最可恨,只会在背后嚼舌根子。”

“李临渊,这次我家驸马饶你一命,下次你就没这么好运了!”

李临渊怔怔的看了那几个恶奴一眼,有些迷茫的说道:“大哥,我不知道台词啊……”

对面的三个恶奴愣了愣,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一顿不会把人给打傻了吧?

眼看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去,街上还空荡荡的。

三个恶奴赶忙把手中的棍棒扔在一边,一溜烟跑了。

我这是……

在哪?

李临渊此刻也终于察觉到不对劲了。

这哪是什么拍戏啊?

眼前的一切都太真实了。

难道说……我穿越了?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记忆如同潮水一般涌入脑海,他这才明白了一切。

李临渊,字秉言,洪武十三年进士,如今是大明都察院的一名都事,从九品。

父亲也是读书人,可惜生不逢时,在元末的战乱和饥荒中丢了性命,不久后母亲也因病去世……

“好家伙,还是父母双亡的开局?可怎么偏偏是个言官啊……”

李临渊有点头疼。

如今是洪武十五年初,当今坐朝的那位堪称白手起家天花板的人物。

老朱吃过苦,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这言官制度,也是在老朱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

可以说,言官是明朝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地位却及其突出,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一县之县令,他们都可以随意弹劾而不受惩处。

甚至后来,还有牛人连皇帝也骂过。

监察百官,直谏皇帝,这是老朱设立言官制度的初衷,

但后来,这制度却成了有心人党同伐异的工具。

也有人为了虚名,为谏而谏,想要博个青史留名。

总之就一句话,当大明言官,皇帝膈应我,百官讨厌我,亲人嫌弃我……

想到这里,李临渊不由叹了口气。

这开局……绝了!

稍稍理顺思路之后,李临渊这才扶着墙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

嘶——

还没站稳,李临渊又本能的佝了一下身子,那几个恶奴,下手可真狠啊……

“等等……驸马?”

李临渊忽然回过神,从那几人的只言片语中,李临渊算是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挨了这顿毒打。

今日之事,是因为他不久之前上折谏言当朝驸马言行乖张,更是骄奢淫逸。

这位当朝驸马,正是大明朝新晋的驸马都尉,也是大明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驸马。

欧阳仑。

去年年末,他刚刚和老朱的次女安庆公主成婚。

不过这位驸马表面上看起来谦恭有礼,私底下做的腌臜事却不少。

光是这一年间,都察院就听到好几次类似的声音了。

去年刚成婚那会儿,欧阳仑就因为和一位国子监监生起了冲突,把对方打成重伤。

私下收受的金银更不在少数。

原主是那种刚正不阿的性子,听说了这些事之后,旋即便写了折子。

按照大明的言官制度,即便他只是个从九品的都察院都事,弹劾本章老朱也必须看。

对百官而言,这种“白简”是最具杀伤力的,几年前的胡惟庸,便是被这一折白简从宰相的位子上拽下来的。

但古怪的是,这写给老朱的白简,怎么会让欧阳仑知道?

“这还真不好说啊,从都察院开始,一直到老朱手里,这些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

有可能是都察院内部的官员,也有可能是宫里的太监,甚至……

李临渊还想到一种可能。

去年欧阳仑迎娶安庆公主这件事已经在民间传为了一桩美谈,老朱的目的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