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六年,天下初安。
正时冬季天空飘着雪花,到处都是银装素裹。
长安城外有一小村落名为君泽村。
天亮了,叶青辰缓缓的走出了房门,看着白茫茫的山间,心中的思绪感慨万千。
这是叶青辰穿越到大唐的第五个年头了。之前他是某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从军八年练就一身好武艺。再一次执行野外任务是突发状况,等再一次醒过来发现已经穿越成一位卸甲归田的老将军的儿子,虽家缠万贯但也时常想念曾经的日子。
收回思绪叶青辰来到厨房,看看厨娘做了什么好吃的。来到这里的这几年,他把现代美食做法交给了厨娘。
“少爷,厨房里是女人做饭的地方,别进来了。”
“没事,小莲,我就进来看一看”
“少爷,小莲长这么大从来没做过这么多好吃的吶,谢谢你教会了我这么多的吃食。”
“等过几日我在教你做一些其他的吃食,好了小莲你先忙我去找下刘管家”
“好的,少爷。”
离开厨房叶青辰来到前院找刘管家。
“刘叔,你在哪里。”
听到叶青辰喊自己,刘管家匆匆的从库房走了出来。
“少爷,你找我。”
“刘叔,这几天一直在下雪,怕是要遭雪灾呀,不知道村里百姓怎么样了。吃完早饭你和我带上几个家丁一起去看看吧!”
“好的少爷,你稍等我这就去叫大家伙集合。”
饭罢!叶青辰带着大家伙来到了村里,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百姓。有些在清理积雪的百姓看着叶青辰带着家丁走了过来纷纷走了过来。
“少爷,这大冷的天你怎么出来了。”一百姓开口道!
“葛叔,昨晚下了那么大的雪,家里没受灾吧。”
“少爷,没有。这几年在你的带领下家家都有存粮,房子都是重新加固的,这次雪灾对咱们没有影响。”
“那就好,葛叔你带领大家继续打扫积雪吧。”
告别葛大叔叶青辰带着大家伙又沿着村落走了一圈,巡视一下村落里边的情况就回到了家中。
“刘叔,看这次雪灾情况不妙啊,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遭苦难了。贞观四年七月,大唐战神李靖远征突厥后,长安附近二州十四县,偶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致使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这才过去两年又遇到了雪灾,怕是木炭又要涨价了。”
“少爷,百姓这两年过得确实苦,这还是咱们长安附近,天子脚下。怕是在远点的地方还不知道怎么样那。”
“这样,刘叔。把咱们储存的木炭拿出一部分救济一下附近灾民。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冻死不管。”
“好的,少爷”
长安城,紫宸殿。
大唐天子李世民看着朝堂上站着的文武百官说到
“众卿家,最近几天一直下雪,朕收到情报,大雪致使百姓房屋受损,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形成难民潮在往长安城行走,众卿家有何对策。”
大殿上的百官听到李世民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又低下了头都不讲话。李世民看着文物百官都不说话只能摇头。
“辅机,你说两句。”
听到李世民叫自己,长孙无忌这才开了口。
“陛下,臣以为眼下要让受灾的百姓吃饱穿暖才是首要的。我们先在城外搭建几个庇护所,每天三顿施粥,保障百姓的最基本的生活。帮他们度过这次灾难,其次在发放一些御寒的衣物”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房谋杜断的房玄龄紧接着说道:“臣附议,百姓为天下之本,不光要帮他们度过雪灾,还要免除受灾百姓的赋税帮助他们重新建造家园。”
紧接着杜如晦说到:“陛下,臣觉得现在这时候应该调集钱粮,购买柴火和木炭发放给百姓。让百姓能够取暖御寒。”
李世明听到大臣的话,沉思了一会。
“王士奇,拟旨。门下,民为天下之本,今遭受雪灾,朕甚是痛心,特免除赋税一年,令地方府衙从当地粮仓为百姓提供春耕种子,着秋收之后归还即可。着户部从国库调取金钱一百万贯用于救灾,特事特办,不得拖延。”
朝堂上的百官听了李世民的话全部齐声大喊陛下圣明!
李世民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又和大臣们一起讨论了一些问题,于是又决定让程咬金带领左卫军一个营去施粥现场维护治安,防止有人伺机闹事。
“辅机,知节,玄龄,克明留一下,其他人退朝吧!”
四人听见了李世民的话后留在了大殿中。
“众卿随朕到紫宸殿”
四位大臣跟随李世民来到了紫宸殿,和李世民商讨了很多细节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