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
天气还是有些微寒,但汴河梁晗的垂柳枝条已经有了融融绿意,而站在汴河河边,也能看到河面上的冰层正在融化,已经进了二月下旬,春天快要结束,礼部试已经发榜两天了,今年的殿试格外的热闹,因为它不仅仅是新皇登基的第一场殿试,还有一个已经连中两元的存在。
姜言
所有人都在讨论他能不能重现冯京冯当世的风采,成为大宋第六个连中三元的人。
东京城旁的一座寺庙内。
一个年轻的少年和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激烈的争论,旁边的站着好几个扫地的小道士,一对于两人的争论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
如果让人看到这个老人的样子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他就是刚被当今天子贬黜不久的前前任宰相。
章惇。
“天道酬勤,固天有损而力不足,姜言小友今天的话倒是让我耳目一新,可惜小友的路走错了,以你的天赋不好好学圣教,偏偏爱这种杂学?”
“什么叫杂学?章相公,我这也是根据圣教推测出来的东西好不好,格物致知您听说过么?”
“《礼记·大学》里的东西我岂能不知?”章惇随口便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姜言小友你是在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八个字吧?”
“就是这个。”姜言笑笑,“不过不是郑、孔的格物,而是我自己的格物。”
“自己的格物,好大的口气。”章惇也笑了出来,“不过你也有这种底气,十七岁的解元郎,纵观全朝也不多见了吧。”
“运气好罢了。”姜言谦虚道。
“哪有什么运气,中会元是运气,中解元难道也是运气?小友的话要是放出去,可是会让天下人口诛笔伐的。”章惇摇头,“而且小友每次的话都能让我耳目一新,就那个‘力学三律’我想了很久,也无法反驳,怪不得小友不愿拜我为师,原来是有老师了,不知小友的老师是何人,能教出小友这种人来的绝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我从未见过我的老师。”姜言老老实实道。
“原来是这样。”章惇点点头,“可惜以我现在的身份不能为小友写推荐信了,如果往前早三年的话,我一定会带你进入朝堂。”
“你给我写推荐信我也不敢要啊。”姜言苦笑一声:“章相公,您都快被当今天子恨死了,那句‘不可君天下’虽然是震耳欲聋,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太后的想法?”
“我说的难道不对么?轻佻之辈岂可为天子?”章惇冷哼一声,“端王是什么人你难道不清楚么?他有神宗的果敢么?有先帝哲宗的隐忍么?若让这种人成为天子,大宋五十年之内必亡矣。”
“慎言啊章相公,您不要命啦。”
“难道他还能杀了我不成?”章惇非常不屑:“我朝自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更何况我还是曾经的宰相,谁敢说要我性命?不怕有朝一日屠刀落在他们头上么?”
“那把您贬到岭南之地跟要您有什么差别?”姜言无奈的摊摊手。
“去岭南又何妨?那里难道不是大宋的领土?”章惇固执道:“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的话而后悔过,就算是去了岭南之地,我也会带领百姓去抗击那些土人,让百姓不再受土人骚扰之苦。”
“是是是,您最大,您可是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如族侄就重新考试的人物。”姜言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章相公我要先走了,等有时间再来跟您聊天。”
“小友你是天纵之才,未来的成就一定能超越我,以你的实力连中三元应该不是什么问题。”章惇沉默了一会,继续道:“我希望以后等你上台的时候,能改革新法,抑制新旧两党,让我大宋的江山继续延续下去。”
“我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连中三元,您就已经给我预定啦,不怕我落榜给您一个惊喜。”姜言转过身摆摆手,“再见了章相公,朝堂里现在有蔡京蔡相主持,他不是你们新党的人么?”
“蔡京趋炎附势之徒,若是天子有天不喜新法,他一定会成为旧党之人。”章惇看着姜言的背影自言自语,“姜家不愧是大儒之家,三代人三个进士,如今又有一个连中两元之人,难道这就是天命么?”
……
【叮!恭喜宿主与章惇辩论成功,获得‘火器知识’知识。】
姜言刚走出寺庙的门,脑海中就传来一道声音,他的眼前忽然一黑,一阵阵关于火器的知识传进了他的脑海里,像是打开了尘封记忆的旧枷锁。
“火器知识么?难道这要我在大宋发展工业革命?”姜言道:“打开系统面板。”
一道白色的屏幕出现在了姜言的眼前。
【宿主:姜言
武:65
统:12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