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道士下山了(求收藏、求支持) (1/2)

李修仙,十六七岁模样,现在是一名高中生。

其实他本名不叫李修仙,至于他真正名字叫什么,他也不知道,

只知道他已经生活在世上不知道多少年了,几百年,上千年?

原本他是一名小道士,在一处十分荒凉地方中的一座道观中生活。

道观有一位老观主,老观主一直叫他小道士。

老观主教小道士修仙,小道士每天就是练气、打坐,饿了采取野菜野果子吃,渴了就去井里打水喝。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一直都是这样。

有一天老观主说他要走了,那时候小道士已经练气九重了,很快就要筑基了。

但是老观主临走时候并没有告诉他怎么筑基,

并意味深长的留下一句话:“以后要学会稳健些!”,就走了。

至于去哪里了,小道士也不知道,老观主也没说,他也不敢问。

老观主最后留下那么一句话,他也不得其解。

“可能修得正果了吧!”小道士心里这么想着。

于是一座道观就小道士一个人。

他每天依然练气、打坐,也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

........

后来有一天,到了现代时期,这片山被划为开发区,

佛门旅游有限公司准备把这里的道观拆了,改建成寺庙,而且周围也会改成旅游观光区。

当人们来到道观时候,发现了小道士的存在,十分诧异。

因为这里看起来根本不适合人住,何况是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少年。

当人们问他叫什么的时候,小道士回答他叫小道士,人们认为这个不应该是名字。

因为他是道士,而且自称修仙之人,便给他起名叫做李修仙。

当人们问他哪里来,几岁的时候,

李修仙很早以前就在这里,具体也不知道几岁了。

只是知道最后有一次有人来的时候,那人自称诗仙李白,老观主和李白相谈甚欢,并指点了李白的剑法,听说自那以后李白的剑术在当时可以排进前三。

自李白离开以后,从此再也没有人来过道观,李修仙也没有再见过其他外来人。

当然,李修仙的话太不可思议了,人们自然是不相信,只当一个少年在说胡话。

只当他只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无名无姓,在山上生活了十六年。

于是人们把李修仙交给学校,让他接受教育。

有一户好心的人家,愿意收养他,所以李修仙被送下山寄养,并送去上学。

华夏中学,教室内,

“同学们,今天将有一位转学生来我们班,和大家一起学习”,班主任说落就朝门外挥挥手,一位少年就走到了讲台。

然后班主任把李修仙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道:

“这位就是新来转学生,大家欢迎李修仙同学,”

他此时显得有些害羞,但是很镇定。

他对着台下一微微鞠身,说道:“我...叫...李修仙,请多多...照顾。”

他还没完全适应现代的语言,这句话也是之前老师教他,他背出来的。

看到台下几十位同学,李修仙有些不习惯,不知道多少年了,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很快老师就安排他到林梦瑶后面的座位,

到了上课的时间,不过李修仙可一句都没听明白。

一切和之前的实在太不一样了。

课后,很多同学都围着李修仙打量起来,这个新来的同学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

其他人都是穿着校服,就他还穿着一身道袍,那道袍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有些甚至打了补丁,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些褪色,但是整体却很干净合身。

还有李修仙手里拽着一本看起来很皱的书。

本来学校是有发校服给李修仙的,但是李修仙坚持不穿校服,还是穿原来的道袍,

因为那道袍是老观主亲手赠送给他的,也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制作,缝缝洗洗,已经穿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他已经习惯了。

老师见他如此坚持也便作罢,不强求他一定得穿校服。

所以他穿着道袍在校园显得十分另类。

至于手上那本书其实是一本道德经,也是老观主送给他的,虽然他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但是老观主依然要求他随时携带,并时刻温习,还嘱咐他说,“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其实在李修仙眼里,就是一本书,一本旧书,一本看起来还有点皱的书,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不过那书也不知道用什么制成的,反正翻了无数遍就是不会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