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1965年 三月 “雨水”(第一更) (1/3)

3月的四九城干冷异常,年后一直没有下雪,到是有几次阴天,但没过多久就漏出太阳,太阳炽烈的光芒驱散了乌云,让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再次感受到温暖。

南铜锣巷历史悠久,有多久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住在这里的百姓更是很少去刨根问底儿,也很少有人想要知道自家住的房子以前的历史,他们就知道一件事,房子是国家的,没有国家他们还住在城外的贫民窟。

没有人愿意去回想贫民窟的生活,都感激领袖他老人家对新中国的改变,贴心的为人民服务,才有那句没有领袖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他们还是受剥削的对象,还是住在城外的贫民窟,还是人下人。

南铜锣巷主街不是笔直的一条线,以前住在这里的都是名门望族,那时候建房子是有讲究的,要错落有致,要错开,所以有的房子就凸出来,有的凹进去,现在两边的房子显得有些破旧,上一次整体修缮还是十多年前,之后政府就没有大规模的修缮了,所以显得有些破旧,更显沧桑。

道路也是一样,还是十多年前铺设的水泥路,经过十多年的风霜踩踏,有点地方出现裂纹,有点地方能看到下面的褐色泥土,对比设施的老旧,百姓脸上都是笑容,欢声笑语响彻整条街道。

南铜锣巷是一个很大的街道,纵横错落着上百个四合院,有的是隔开的大院,有点是两进的四合院,在这上百个四合院里有一个四合院很特殊,因为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他就是12号四合院。

这里有烈属,有八级工,有八大员之中的厨师跟播放员,还有一个俏寡妇,还有整条街道唯一的资本家,明白的人都知道这个院的复杂程度,在人均30多元工资的年月,这个院的平均收入要高于他们很多,附近的邻居更是很少谈论这个院,因为这个院很是复杂,大家也都敬而远之。

周日清晨,四合院中院正房,何雨柱被冻醒了,看着窗户上的水蒸气,赶紧往上提了提被子,想下地去往炉子里添一块蜂窝煤,但一想别把被子里这点热气驱散了,又看了看钟表,发现才六点多,一想一会儿有人来叫他吃饭,肯定顺便把炉子添蜂窝煤,打个哈气卷着身子继续睡了。

上午七点多,巷子里的百姓开始起来忙活,刷牙洗脸,做饭倒脏桶的,还有孩子哭闹的声音,在各个四合院上演,早上起来的大多都是妇人还有孩子,男人都是懒惰的,难得休息日,肯定要睡一个懒觉,以缓解高强度劳作引起的全身酸痛。

12号四合院也是这样,家家的妇人打着哈气出门刷锅熬粥,大多数熬的都是棒子面粥,很少有熬大米粥的,因为贵,能吃饱就行,每个人也都友好的在打招呼,看着对方睡眼惺忪,嘲笑两声,昨晚又折腾了,妇人们对这事很不在意,也很大胆,一时间笑声响彻中院。

何雨柱又被吵醒了,看了看表发现都七点半了,有点生气自己妹妹的懒惰,看着初升的太阳把窗户上的水蒸气驱散,就剩下白色的一圈,屋里寒冷依旧。

何雨柱打着哈气坐起来了,看着在水池边放声大笑的各家妇人,脸上很是厌恶心道:天天就这么有聊的,天天聊也聊不够,果然都是俗人。

何雨柱正了正身子,因为木床的老旧,传出几声嘎吱声,很是刺耳难听,何雨柱没在意,他都听习惯了,他从来没想过修理它,也没想过去买一个新的,即便只需要花10多元钱就够,这相当于他的四分之一工资,但他也没想过去换,因为他没钱。

何雨柱披着被子看着外面的水池,以为今天能看到她,但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到,知道了,她那么勤快的人,肯定早就煮好饭了,一想到吃的何雨柱的肚子就咕咕的响了,这让他脸上更是不好,脸上出现阴鸷,看了看旁边的棉裤,也顾不得冷,直接套进去。

屋里的气温还是让何雨柱打了几个寒颤,他赶紧穿上棉衣,搓两下手直接出门了,到了屋外何雨柱一愣,感觉外面都比屋里缓和,他还回头看了看挡着门帘的屋子,一时间有点懵,外面比屋子都暖和。

但肚子时不时的咕咕声让他没去多想那么多,水池边的妇人很少有人跟何雨柱说话,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埋汰你,时间一长更没有人搭理他了,何雨柱也不在意,看了看东厢房,能模糊的看到一个美妇人在屋里忙。

可惜是背对着窗户的,何雨柱没看到正脸有点不高兴,屋里也有一个胖大妈在看他,何雨柱上下扫了一眼看胖大妈,轻轻的往地上呸了一口,因为他们俩昨天晚上吵架了,起因是他带回来的饭盒。

东厢房的美妇人像听到有人叫她,转身看到何雨柱笑了一下,端着盆直接出屋,何雨柱就站在台阶上,脑袋随着美妇人的移动而转动,美妇人把盆里的水小心的倒进水池,回神说:“饿了吧,饿了去我家吃吧,三个孩子一个都没起来。”

“别,我这黄花大小伙别在死你婆婆手里,我亏不亏啊!”

“傻柱!别跟我婆婆一样的。”

“我到想跟他一样,但一琢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