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南洲,建元城,南平村。
爆竹辞旧,歌舞迎新,到处欢声笑语,新衣新妆新气象,新人新事喜相逢。
有人娶妻,有人办寿,迎亲的迎亲,贺寿的贺寿,热闹非凡。
“恭喜恭喜!”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真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呐!”
“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
“七十大寿,长命百岁,明天就嗝屁!”
“穷鬼都有人假嫁,真是瞎了眼!”
“我家侄子媳妇都娶不到,老财主还要娶三房,姑娘都没了,天杀的,早晚死洞房里!”
炮仗穿山,飞鸟惊走,烟花流云,徇烂多姿。
为求生计,村中青壮之人,远赴他乡,谋取生路。
有人乘舟远扬,有人骑马颠簸,有人徒步千里。
竹林春笋雨后拔尖,水仙花开满河畔。
人陆续离开,村中少了欢乐,添上几分孤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还是那个村,人不再是那些人,或多了几处新房,倒了几间旧屋,终物逝人非。
青帝行春令,使万物发。
春雨疏至,滋润天地生灵,万物得以升发。
深山烟雾朦胧,采药人竹篓已半盈,丝雨浸湿发髻,荆刺划破衣物,裤管布鞋粘满碎屑尘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山间回荡着采药人的欢愉,定是盈篓而归:
市井凡人住,深山神仙归。
皈依天地水,鹿鸣白鹤飞。
九鼎生黄芽,仙骨养灵芝。
清静志无为,腹中金丹紫。
……
山上山下,有牛的扶犁,没牛的挥锄,几处翻石挖土,几处堆薪焚草。
河畔柳丝荡悠悠,水中漂浮几片烂菜叶和枯树枝,岸上人家炊烟袅袅。
阡陌小路,中有孩提放纸鸢。
屋宇田舍,鸡鸣狗吠,几个洗菜而归妇人说谈起来:
“黎氏正月怀了娃儿。”
“真的假的?”
“瘦成竹竿了也敢生?”
“不就是嘛,我都替她害怕!”
“哎,你说,她怀的是不是她家那个的!”
“你的意思是怀了那个王二的?”
“唔,真一点都害臊,太丢人了。”
“嘘,这可不能乱讲,让人听见了多不好!”
群鸭赶往河中,水边聒噪起来。
一位年长的妇人提着一个菜篮子来到楚家门前,那背上似有千斤重担,压得直不起腰。
妇人转身看了一眼身后,除那两三只鸡鸭外,空无一人,便推门而入。
黎璃侧坐于门前竹椅上手执针线,缝制衣裳。
见老妇人提篮而入,便放下手中活,起身迎接。
老妇人一把拽着黎璃进屋,关上门窗,取下菜篮子上荷叶,双手托出一只老山参,笑盈盈地递给前面这位年轻妇人。
四月耕忙,布谷布谷,播谷种豆。
引渠入田,泥牛耕耙,拔秧插秧,耕牛累了,睡在泥田。
耕田的人身上沾满泥水,干了拍拍,拍拍裤管衣袖,坐田埂上喝起茶,那尘屑依旧飞着,渐渐飞向太阳,又渐渐落下。
妇人把饭菜装入竹篮,铺着荷叶,盖上盖子,走向田间!
耕农田间施肥除草,牧童放牛满山坡。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牧童骑牛归来,会吹笛的吹上几曲,不会吹的跟着哼哼。
秋八月,白帝行秋令,使万物枯。
凉风送暑,吹到田中,吹得穗满金黄;吹进千家万户,吹来黄粱玉枕;吹过万水千山,惹得碧霞鎏金满山挂,金桂玉枝处处闻。
十月,北斗悬空,长庚耀辉。
十天神降,元道炁全,受生为人。
一位道人来到南平村,道人头插一枚竹制道簪,着一袭补疤青衣,负一顶棕色斗笠,挎一个补疤包,穿一双破旧十方鞋。
道人虽银发玉须,但依旧身拔腰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道人走近楚家,负手而立,掂须望月,有所思量。
月下清河,清澈见底,在月亮映入的地方,一条鲤鱼正在水下望月。
月下林中稀碎鸟啼不时传出,犹如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在鱼跃出水面的一瞬间,一声婴儿啼哭从楚家传出,哭声惊了山林,依稀可听的鸟啼声此时不再传出。
一阵风吹起,飘来一朵乌云,正慢慢遮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