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花下遇猪头 (1/2)

颍川荀家府邸,嘉正三年春天。

此时正值四月天,后花园里柳树婆娑。今年的春暖花开,花园里种着一株又一株的牡丹花,盛开的恰到好处。一些花瓣还沾着露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煞是好看。

荀卿染一身淡黄色的春衣,正沿着园子里的一条小路,快步而行。这才几天的时间,花园里,就已经开满了鲜花。荀卿染叹息一声。

荀卿染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少女,名为桔梗。她怀中抱着锦缎做的蒲团,仿佛被自家主子的好兴致所影响,给荀卿指了一束鲜花给他染上,又转过身来,冲着跟在后面的小丫鬟宝珠打了个招呼。宝珠端着一个饭盒和一套茶具。她还是个孩子,对池塘中的鲤鱼很感兴趣,听到桔梗的呼唤,急忙跟上。

因为老板娘方氏要去寺庙上香,许多下人都跟在后面。下人们也都各自离开了,花园中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好不容易清闲了这么久,荀卿染也是喜出望外,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呵呵,终于逮住你了。”

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从假山后面一跃而出,挡在了三人面前。那人只比荀卿染高了一个头,但体型却比他大了一圈。一张大脸上,油腻腻的,长着一颗又一颗的青春痘,一颗一颗的。这样的环境,连苍蝇蚊子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荀卿染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向后退去。当他抬起头,看到来人的时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一段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黑暗记忆,瞬间被勾了起来。

四年前,当她在一具十一岁少女的身体里醒来时,她所见到的第一个人,或者说,是第一个活着的人,就是面前这只大猪。

小女孩躺在冰凉的地面上,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破烂烂,嘴巴张得大大的,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荀卿染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离她很近,却又很远。她想要冲上去,想要呼救,可是,她的身体不能动弹,她的嘴巴也说不出话来。就在此时,那抓着小女孩脖子的杀人犯终于松开了手,他愣了一下,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探一探小女孩的呼吸。小女孩一动不动,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杀人犯瘫倒在地,僵硬了片刻,这才挣扎着站起身来,四下看了看,撒腿就跑。

荀卿染看的很清楚,眼前这人,眉毛,鼻子,嘴唇,都是他的。

这一日,在荀家,出了大事。荀家五小姐淑芸,年仅七岁,却因顽皮而落水溺亡。方氏一怒之下,五姑娘身边的丫鬟,有两个被打死了,剩下的要么被赶出去,要么被卖掉。淑芸的亲生母亲,卢姨娘,当夜发狂,被关入家庙。

方氏的姐姐,郑姨妈,原本是来荀家作客的。这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说是家里出了点事情,跟他的儿子郑元朔连夜就走了。

可荀卿却知道,荀淑芸不是摔死的,而是郑元朔,将她活活勒死的。这件事,荀家不止荀卿染一个人知道。

如今四年过去,荀淑芸那娇小的身躯,早已化为飞灰。可现在,那人竟然直接杀到了荀家,还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谁让他是方氏的侄子,方氏又是荀家的正室夫人呢?

郑家虽然是皇室家族,但是郑父博览群书,对这个独子也是寄予厚望的。郑父早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了郑姨妈和她的一对儿女。郑姨妈念及亡夫之命,三年孝一满,便把郑元朔打发去给小妹方氏,让他跟着荀大老爷学艺。

颍川民风淳朴,历代出过许多大儒大儒,甚至还有一些大智若愚的谋士,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别说一个名门闺秀,哪怕是一个贩夫,一个农民,也能背诵《三字经》,说出一些圣贤的话来。

颍川荀家也是本地大族,家族中的子弟大多都是读书人,每年的科考,颍川的人都是榜上有名的人物,而荀姓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郑姨妈把郑元朔送到这里,一是为了让郑元朔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二是为了让荀大老爷这个舅舅看着点。

“三姐姐出去游玩了,我正好可以跟你一起去!”

郑元朔嘿嘿一笑,靠近了荀卿染。

荀卿染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让开一条路。郑元朔一定是看方氏不在,所以翘了个课,跑到这里来玩儿去了。荀卿染很想不再理会此人,直接离开,可是方氏的性子本就护短,若是让她知道了,怕是会找她麻烦,他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行了一礼。

“表哥现在不是还在学堂里读书吗?怎么了?我马上叫人把夫人接过来。”

郑元朔不爱看书,荀卿染却执意要他看书,让他觉得无聊,自己走。

郑元朔听到“读书”两个字,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但下一刻,他就笑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一把四季如春的扇子,舒展开来,摇晃着扇子,先是看了看荀卿染,又看了看桔梗,又看了看那颗珠子。当他看到珠子表面有一块黑乎乎的胎记时,顿时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顿时大失所望,目光再次落在荀卿染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