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要挑熟女,裙子好揪。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要挑熟女,妩媚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入厕。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要挑熟女,琴瑟诱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要挑熟女,钟鼓约之。
……
一波波阴阳怪气的诵诗声透过窗户飘飘而出,如同小鬼乱叫,直震得窗棂白纸都“扑哧扑哧”地响。
这阴阳怪气的调调冲击力不小啊,裱窗的白纸尚且遭受如此冲击,可想而知小小一层耳膜如何能够承受之重?只怕用袜子堵住双耳也难以抗拒这要命的冲击波啊。
诵诗声一波又一波,犹如无数小鬼从阴间地狱冒出来一般,直惊得屋外院子里一棵纤细窈窕花朵满枝的雪梨树漫天花雨,炸得那驻满枝头的雀儿扑簌簌一通乱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是千古传世名句,本该柔情万种,情意绵绵,如诗如歌,如梦如幻,意境何等高雅耳!不料竟被小鬼如此恶搞,这哪里是在吟诗颂赋啊,简直就是辱没了经典。
呔!究竟是何方小儿在此鬼叫,大白天地制造噪音?
“耶!”
屋子里炸出一声得意的尖叫。
一位中等身材,身穿马褂,脖子上顶着一颗葫瓜脑袋,脑门宽阔光亮地能够跑马车,双眼放着贼光,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懒洋洋地斜靠在屋子中央一张书桌上,使力摇晃着葫瓜脑壳,吟至愉悦处,情绪十足亢奋,不由叉开小巴掌用力一拍书桌,而后二根手指竖到脑门做个V字,表情极端歪歪。
在他身边还围坐着诸多小子,这些小子们个个面容顽劣,在那少年带头闹腾下,便都群情激昂跟着怪叫起来,屋子里顿时一片乌烟瘴气景象。
此处原是一间私塾,屋子里整齐排列着四列书桌,每列就有八张,除西墙边一列书桌空无一人外,其余三列书桌上俱都摆放着书墨笔砚等一应文具。
每张书桌前七仰八歪坐着的便是那些起哄的小子们,显然这些小子就是这所私塾的学生了,这些小子年龄普遍较小,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只有刚才那个带头尖叫的少年和他身边的另外两个少年年龄最大,都有个十四五的模样,块头个头也都比周围的学生大上一圈,跟学堂里的诸位小学弟相比,活脱脱就是芝麻堆里的一棵绿豆——数他们个大了。
十四五的年龄几近弱冠之年,在私塾里算是超龄少年了,不知这三个小子读得是哪门子书?私塾里学子年龄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又不知这是一所哪门子私塾?
各位看官请捂紧耳朵,以免如雷贯耳,这便是临安府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小霸王私塾”。
其实私塾的本名并不叫“小霸王私塾”,而叫“才子私塾”,“小霸王私塾”乃是坊间流行的别称,只因私塾里有几个恶名远扬的混世小霸王,故而得名,反而本名渐而被人淡忘。
“才子私塾”是由一位孔姓老先生所创办,孔老先生名叫孔愬,自号鱼江老叟,是前朝状元郎,因看不惯官场险恶,辞官回家创办国学教书育人。
孔老先生饱读经书博学多才,私塾创办之初即名声鹊起,很快就成为临安府数一数二的名塾,其素以治学严谨著称,由于教学得法,门下学生广出才子,所以世人都尊称其所办私塾为才子私塾,孔老先生也就给自己的私塾起了这么个名字。
那么为什么后来坊间又改称“小霸王私塾”?
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名叫“小健哥”的混小子,自从小健哥几个混小子被父母塞进了私塾,私塾就彻底乱了套,几个混小子是临安府出了名的劣少,来到私塾后不思进取,整日里唆教小学弟们调皮捣蛋,才子私塾境况也就每日愈下,此后两年时间里再没出过一个才子,倒是出了不少调皮捣蛋的小霸王,从此才子私塾也就变成了小霸王私塾。
那么孔老先生怎会容忍这几个小霸王在此胡作非为?肆意败坏私塾声誉?
这里就要说说小健哥几个混小子的家世了,这几个混小子家门都是临安府的大户,不但家境殷实而且个个家门显赫,不是出身官宦世家,就是出身商贾巨户,在当地很有势力。他们在临安府恶名远扬,出了名的顽少,年龄不小了,还是不务正业不听管教,为此可把他们的老爹愁死了,久闻孔老先生治学有道,家长们聚在一起一商量就把小子们集体送到了这所私塾改造,孔老先生迫于他们父辈的交情,以及忌惮这些大老爷的权威,也不好推辞,就这样小健哥混小子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才子私塾。
小健哥这小子情况比较特殊,年龄比私塾众学子大出一圈,已过了学龄,且又属于插班生,来到这里主要目的是感受熏陶,说白一点就是思想改造,学做人为主,学习反而就次要了,你想这样的纨绔子弟本来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又哪来的思想,来到这里能安心读书么,不调皮捣蛋又能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