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五
云与火 (1/1)

各位读者,首先说好这些文章只是对我散文的一个总结,生活中的一些随便的笔记,并没有太多的严谨性。

让我来解释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吧,云是有很多的,白云、乌云、黑云,夕阳旁边的火烧云。

如果要说让我写这本书的动力的话,那只有小学课本上火烧云了。

那篇课文我现在已经不知道了。红的似火,红的似霞……一般的云朵。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对这段话印象是最深的。只因老师讲了一个笑话白猪变金猪,金猪比白猪值钱多了。

至于什么“排比,四个“变成……”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柔和明亮的霞光中,万物都改变了自己原有的颜色。“笑盈盈”突出了老人喜悦的心情。”那时候根本就没注意,那篇课文对我更多的印象倒是课本上的插画。

果真是红的似火,红的似霞。

还有一段我记忆很深,倒不是因为笑话,那是老师要求背的。

“这地⽅的⽕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会⼉红彤彤的,⼀会⼉⾦灿灿的,⼀会⼉半紫半黄,⼀会⼉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紫,这些颜⾊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

当时根本就看不出来,只顾着和同学打岔。火究竟烧完云没?云究竟被火烤完没?

根本没注意《火烧云》中原来原来有这么多优美的句子。

“这地⽅的⽕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会⼉红彤彤的,⼀会⼉⾦灿灿的,⼀会⼉半紫半黄,⼀会⼉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紫,这些颜⾊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

这上面的颜色,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认出来完,葡萄灰、梨黄、半灰半百合色。

而主旨点睛,那是背的最熟的了。记得那时小学三年级的老师总是要求我们背《火烧云》。

甚至那时连萧红是谁都不知道。

只知道那时老师说“这是⼀篇⾮常优美的写景之作。著名⼥作家萧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幅绚丽多姿的⽕烧云图景。”

而我们那时候根本看不出来,这文章我应该也能写啊,怎么就优美了?

当后来,自己从事网文时,才明白幼小的自己是吹了多么天大的话。

或许那是火烧云天天都在,我并没有欣赏。导致现在我很遗憾,同时,在每天夕阳落下时,总会走到那屋顶去看一下不太是真的火烧。

火真的如同烧了云一般,不知道是云烧了火还是火烧了云。

有的时候看到那夕阳的余光,撒在白云上,就好像给白云披上了一个金闪闪的披风。不像正午那样不可直视,也不像清晨那样寒气逼人。

在夕阳下的云,仿佛同一个乖巧的孩子,火真的烧了云。

火烧云,配得上一句红的似火,红的似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