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五
第一章,天生......聪慧(确信) (1/2)

............

2009年4月15日,这一天是农历三月二十。

这一天清晨,天刚微亮,十六岁的黄极便自己一人吃过了早饭,前往卫生站,去看医生。这是他每天的惯例了。

“可以啊黄极!”卫生站的梁医生是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的,虽然不知道为何来这穷乡僻壤里工作,但医术不错,为人和善,待人接物都很好,乡里几个村谁有小病都找她。“国际标准的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的WAIS-RC版试题,你已经能拿到120以上的得分了!”

“虽然这里测试的环境并不太好,误差肯定是比较大的,但比起最开始的情况,已经好得多了!”梁媛医生发自内心的祝贺道。

“谢谢梁医生一直以来的帮助。”黄极也微笑着,如此说道。

梁医生放松的叹了一口气。

这黄极,生来命苦,从小脑子就有问题。

而且天生眼睛的瞳孔就跟别人不一样,瞳仁白斑过多,连成一圈白环,看起来像是大瞳仁套着小瞳仁。

打小目光呆滞,直到四岁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家里急了,带孩子去看医生。

结果测试完说他智商只有五十……轻微弱智,属于愚鲁型智障。不仅如此,眼睛还有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很差,双眼都只有0.2,还带散光。

不过,有智力障碍,并非就是傻子,尤其轻微弱智,只是显得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差而已。

而在孩子五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出了事故,燃气车爆炸,夫妻俩双双殒命。

之后他的智力障碍有了明显好转,会说话了,表达能力虽然很差,但别人说什么他也都听得懂,只是显得比较愚钝。

但自从他能说话以来,他总是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诸如说自己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或者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总之这种奇奇怪怪的举动让村里人都在传,这孩子能看到不干净的东西。

一来二去,黄极也就不说了。

谁知道后来,黄极变得越来越聪明机敏,很快就恢复到和常人无异的程度,这让身为小村卫生站唯一正规的医生的梁媛,也觉得不可思议。

而这一切,只有黄极自己,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从一出生开始,黄极便与众不同。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是开放的,是暴露无遗的。所有的事物,只要是被黄极以直接的形式观测到,其中的信息便会被黄极知晓。

看到一棵树,便能知晓它的分子数,知晓它的年岁,知晓它的含水量,知晓它结过多少果实......

看到一个人,便能知晓他的想法,知晓他的记忆与知识,知晓他身体的一切数据......

但问题是,黄极只能看懂其中很少一部分的信息,因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他不理解的,以一团混沌信息的方式不断冲刷着黄极的神智。

这也是黄极出生后,当了十几年弱智的原因。

随着黄极肉体的不断成长,他逐渐拥有了对这些信息主观忽略屏蔽一部分的能力,也拥有了更多的认知,可以理解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知识。

这也使得黄极现在已经可以在看到智力测验试题时,其能力甚至可以直接告知他正确的答案。因为出题人在出题时表露的答案信息,通过试题这个载体,传达到了黄极的脑中。他理论上可以借此达到满分,但那未免过于骇人听闻了,于是控制了得分。

“但......”黄极与梁媛医生道别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理解一个概念需要具有最基本的认知,可从胚胎时期到出生为止,我都不可能进行学习,那最基础的认知信息是从哪来的?”

黄极低头仔细审视着自己的身体:“基因么......”

这不朽的双螺旋结构,很久很久之前便存在了。

最开始,各种物质无目的性的产生又被毁灭,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被筛选出了更能长久生存下去的独特物质种类:它们能够借助环境中的能量和合适的物质自我复制。

这是最早的“基因”,它们利用环境中的单体构建自己、复制自己,使得自己种类的基因不断壮大。

再后来,各种巧合之下出现了各种在时间的催化下诞生的更能生存下去的基因物质:有的能产生衍生物质摧毁其他种类的基因,有的能构建屏障保护自己......

最后,一类以DNA为首的群体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胜利不过是另一个开始。进化还在继续。DNA,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基因之间,也在展开着斗争。它们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构建了一个个生存机器,以保障它们永世长存。

千百万年后,一种特殊的生存机器主导了星球,位居霸主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