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11月,卡斯帝国开启寻找可供人类迁徙的行星计划,目的是通过此次计划,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运动轨迹、大气环境条件以及光源温度等条件都符合人类居住的行星,从而将人类从约德尔星球上迁移至外太空生活,行动代号“源计划”(Sourceplan)。
2036年2月,沧溟国、灭日国、格洛特诺日郎先后宣布加入卡斯帝国的源计划,共同寻找可以进行人类迁徙的行星,并先后派遣数十名航空科研工作人员到欧泰尔泊市进行项目研究。2036年7月,星幻、云幻、北冥、孤雁、琅琊等国在北冥月栏市举行第一次“关于改造约德尔星居住环境”会谈,会谈的目的是尽全力解决目前地球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以达到恢复约德尔星球生态环境,再次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居住条件,会议决定,由星幻、云幻、北冥、孤雁等国家联合派遣多国科研船队、赴南溟、北溟极地进行科研考察。
2037年4月,以星幻、云幻、北冥、孤雁四国核心的多国科研行动队在芬兰出发,在抵达南溟进行生态环境检测时,忽然遭遇不明武器袭击,36名科考队员全部遇难,无一幸存,同年8月9日,四国北溟科考队在检测任务完成后返回波兰,在途径黑水湾海域时遭遇海难。10日凌晨,多国组成“黑水湾临时搜救舰队”,从北冥丹摩卓(Dunmodr)港口出发,前往黑水湾进行搜救任务。
16日凌晨,搜救队在格黑水湾海域巴洛湾,发现少量航船残体,16日下午17时许,在黑水湾赛加尔海海域发现云幻科研船队“大科学”级(Megascience)科研船残骸,18日凌晨6时零7分,在雷尔罗海域发现为科研船队执行护卫的孤雁海军海森格级护卫舰残骸。
20日,北冥海军海军濒海舰队在桑米索岛(Sangmissoq)发现一名桑弗斯籍幸存者,并在桑米索岛以西一百二十三海里处发现桑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研船黑匣子,在寻找到幸存者以及云幻国“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研船黑匣子之后,负责搜救任务的“黑水湾”临时舰队总指挥特里斯中将第一时间将幸存者以及科研船黑匣子送往坎兰特。23日,“黑水湾临时搜救舰队”临时舰队接到紧急命令,命令所有搜救舰队立即停止对“黑水湾”海难事件的搜索行动,所有的搜救舰队立即回撤,分批次进入阿卡迪亚港口、兰蒂亚斯港口,搜救队员在到达港口之后,直接由EW(北冥外情报局)接管,所有人员不得与外界接触联络。
舰队总指挥特里斯中将(琅琊),副总指挥刘宇(星幻),舰队总参谋约瑟夫少将(云幻)被紧急召到坎兰特达乌奇宫,做搜救任务汇报。
26日,琅琊政府中心新闻发言人卡钦斯基召开记者会,宣布:“我们已经找到北极科考舰队“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研船黑匣子,科研人员正在尽力恢复该船黑匣子数据,北溟科研船队海难事件将被定义为由海龙卷以及海啸引发的海难事故,我们的搜救队员在桑米索岛找到一名桑弗斯籍科考队员伊万洛夫,目前,我们已经将受伤的科考队员送往坎兰特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虽然距海难已经发生了208个小时,但是多国联合搜救对仍然不会放弃搜救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更加全面,搜救设备更加精良的搜救船队,从北冥的‘赫尔辛基’港出发,继续下一步的搜救计划”。
2037年8月27日,阿卡迪亚港口海军基地,多国联合科研人员正在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研船残骸及黑匣子进行研究分析,恢复该船黑匣子数据。此时,海军基地科研所大门缓缓打开,迎面走来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将军。
将军进入基地研究所,对着所有科研人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开口道:“女士们,先生们,我是琅琊共和国海军舰队总司令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上将,经过总统先生与WTS(琅琊军事情报局)和AW(琅琊外情报局)会议研究决定,将“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以及“大科学级”(Megascience)科研船沉船事故定为“X”项目,从今天开始,我将对此项目全权负责,我会将各位的研究结果直接送到坎兰特达乌奇宫,所以,委屈各位,在“X”计划结束之前,你们都得待在科研所进行项目研究,没有上级命令不得与外界联络,不得外出,现在,请各研究小组汇报研究进度。”
此时,一名戴着金丝边框眼睛的青年男子从科研人员中站出来说道:“报告将军,我是亥姆霍尔森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研究员Jutta(尤塔),”是“大科学级”(Megascience)科研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以及“汉堡号”护卫舰残骸研究组组长,我们在“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残骸上发现一处半径为5.5cm的不规则图案,图案是由某种类似于激光武器或者超高温切割器材切割留下的,但是,据我所知,目前没有任何国家或者组织拥有这种武器或切割器材。”
“另外,通过“汉堡号”残骸分析,我们认定“汉堡号和“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所遭遇一样,也是被这种武器或切割器材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