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四
第一章 古树下 (1/4)

在云国的北方,有一片面积辽阔的大草原。在草原的北方,是一片面积更加辽阔的原始森林。森林随着山脉起伏,自西向东绵延几千里,成为了云国与瑟尔德大陆上另外两个大国之间的天然屏障。

一道不是很宽的溪水,从森林中蜿蜒出来,顺势而下,流入了草原。经年累月,溪水在一处洼地蓄成了一个小型湖泊,然后在湖的南边又分为更窄的两路,继续流向远方。

有水的地方就能种庄稼,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有村落。

几百年前,大草原上几个贫穷的牧民,赶着可怜的十几头牛羊放牧时,途经这里。他们发现湖边的土壤肥沃,索性放弃了风餐露宿的游牧,在湖边搭建房屋、开垦田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此后,陆续又有一些牧民来到这里定居。时至今日,村子已经发展到五十多户人家。

村子的房屋都在湖的西边,湖的东边是菜地和麦田。现在是夏初,正是小麦即将成熟的季节。翠绿饱满的麦穗儿随风摇曳着,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的麦浪。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开垦,麦田的面积已经很大,一眼望不到边际。

麦田里每年出产的粮食,早已超出了村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于是,村民们齐心协力,造了几辆马车,把富余的粮食运到附近的城镇卖掉,再买回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但这个村子真的很偏僻,即便是去最近的城镇,也要走上一整天的路程。好在大草原上很平坦,只要辨准方向,让马车一直跑就行了。

卖了多年的粮食,村民们也都薄有积蓄。有钱赚的地方就会有商人,自然而然的,偶尔也会有商队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子,贩卖各种各样的杂货,如衣服、调料、器皿、玩具等等。对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村落而言,一整年也没有几件新鲜事儿。所以,每次商队来的时候,村里如同过节一样热闹。

这天中午,又有商队来到村子。村民们听到消息,一窝蜂似地跑向村口,甚至在田里干活的几个人也赶了回去。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将商队马车围得密不透风,看着马车上的商人展示着各种商品,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买下来。有几个来看热闹的孩子挤不进去,便爬到了旁边的树上,向下张望着。

几乎全村的人都聚集在商队马车周围,只有一个人没有来。

.

在村子西边约两里的地方,挺立着一棵村民们叫不出名字的参天古树。树干有五人合抱那么粗,巨大的锥形树冠足以容纳下几百人乘凉。树干周围的地面上,隆起着很多土堆,每个土堆前都插着一块刻着字的木板——这里是村子的墓地。

古树巨大的树荫下,一个看上去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盘着双腿坐在一个土堆的前面。这是一座新坟,坟前的木板上刻着“花婆之墓”四个字,刻工粗糙,但工工整整。

小男孩的目光向前平视着,似乎在注视着墓碑上的文字,又似乎透过墓碑望向茫茫草原的远方。

过了良久,小男孩坐得有些累了,索性向后仰倒,松弛双腿,将两手合拢垫在脑后,就这样躺在了地上。

“奶奶,我昨天又做那个梦了。”

“奶奶,你已经飞到天上去了么?”

“奶奶,你在天上还能听到我说话了么?”

小男孩歪了歪脑袋,将视线移到古树巨大树冠的外面,望着淡蓝的天空,喃喃自语着。

“铁叔铁婶他们对我很好,果子姐姐和泥鳅也都对我很好,他们一直让我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昨天吃完晚饭,泥鳅又拽着我,不让我回去。我说他们给我住的屋子太大了,我住不惯。结果,今天早上,铁婶就把阁楼里的东西都搬了出去,还让铁叔在阁楼顶部开了一个天窗,她说这样就和我原来住的屋子一样了,肯定能住惯。她又催着铁叔去咱家把我的床和被子搬过来。铁叔说,他喂完了鸡就去。结果,铁婶抢过喂鸡的盆子,一脚把铁叔踹出了院子……”

说到这里,小男孩嘴角上翘,忍不住笑了几声。同时,眼角泛起一抹泪花。

“奶奶,我决定了,今天就搬到铁叔家去住。泥鳅说,果子姐姐会在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呢,很好听。他说他也要搬到阁楼里,和我住在一个房间,这样我们就能一起听果子姐姐讲故事了。”

小男孩轻轻合上眼睛,在脑中幻想着晚上能和最要好的小伙伴在一起,一起躺在床上、一起听故事、一起透过天窗数星星……

.

“小朋友,你好啊!”

一道嘶哑的声音,打断了小男孩美好的遐想。

小男孩听到身边有人说话,赶紧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老者的脸——高挑的鼻子,红彤彤的脸颊,银白的头发和银白的胡须交织在一起垂了下来,胡子尖儿就快要碰到小男孩的额头了。

小男孩翻身站了起来,退后两步,好奇地上下打量。眼前的老者个子不高,身上穿着一件黄色的有花纹的宽松长袍,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有花纹的小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