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深秋九月底。
京城。
一夜北风吹。
吹落了残留在树上的黄叶,也吹走了秋天最后一丝余温。
待天快亮的时候,京城已经有了几分冬日的味道。
……
寒风瑟瑟中。
东直门。
南锣鼓巷、街口。
上午八九点。
一个剃头匠的临时摊点上。
三五个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闲着无事围着剃头匠的小火炉子取暖闲聊。
“哎,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呀,单靠粮本上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可不是,报纸上说夏粮的时候好多地方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五成,还有不少地方绝收,本想着秋粮要丰收呢,结果比夏粮的时候还惨。”
“这么下去到了冬天怕不是要饿死人呢。”
“这可不好说,记得建国前那场大饥荒么,可是死了好几百万人呢。”
“那不至于,那个时候军阀混战,又有鬼子在,没有人管咱们老百姓死活,现在可不一样了,全国共产,粮食计划分配着吃,大规模饿死人的事情不会发生的。”
“老李说的有道理,现在粮食管控那么严格,大规模饿死人不可能的,但是少的话……。”
“哎,亏得咱们在京城,吃的是商品粮,估计农村更不好过吧。”
“希望这天灾赶紧过去吧。”
“危险啊,往年这个时候都开始下雪了,最不济这一降温也要下场雨,你看看现在,只降温不下雨雪,来年的夏粮说不准呢。”
“还未入冬呢,到了冬天下上几场大雪,小麦就丰收了。”
“对对对,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相信国家,坚定按照政策走不会错的。”
哈哈哈……
说完,几个人笑了起来。
困难是一时的。
粮食收成减少,大概率是碰上了倒霉的年景。
待来年春暖花开,一切都将恢复正常。
因此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却不知道,在他们几人说话的时候。
一个五十来岁、躺在剃头匠的椅子上微微闭着眼睛、正在刮脸的男人,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哎,谁会知道,这是一场持续三年的天灾呢!”
什么下年夏粮丰收?
想得不要太美。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知道。
来年不仅丰收不了,天灾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加上国际环境问题,到时候全国物资将会极度匮乏,别说农村缺粮,城里人也会缺。
就连领导干部,在吃食上都有所欠缺。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这次天灾期间,最严重的时候连一号领导一个月不知道肉味。
由此可见物资多么匮乏。
想到这里,他心神不由得有些恍惚。
要知道三天前,年仅三十六岁的他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二十一世纪卑微的活着。
之所以说卑微,是因为得了绝症。
医院已经判了死刑,说是只有三个月可活。
他年纪轻轻,自然不甘心。
既然西医无用,那就自学中医,自己治病,自己熬制中药。
又听说秦岭山里面有三千修士,他便花大价钱进入其中一家传承较久的道观,一边吃药,一边修炼着传说中虚无缥缈的道家养生之术。
一切,只为延长自己的寿命。
为此,他卖掉了大城市的房子,卖掉了蒸蒸日上的小公司。
在给父母留下足够的钱财之后,一头扎进秦岭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启了卑微的求生之路。
不知道是他天赋异禀,还是老天有眼。
对别人来讲虚无缥缈的道家养生之术,他竟然真的修炼有成、还能够改善身体。
本来三个月寿命,在他配合着中药的情况下,硬生生活了三年。
见此,他迸发出了更大的修炼激情。
却不想,乐极生悲。
在一次修炼道家养生之术的时候,突然一道惊雷,随后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识。
再次睁开眼睛,已经物是人非。
横跨一甲子岁月,从二十一世纪秦岭道观穿越到了一九五九年的京城。
还占据了现在这具身体。
一开始,他还以为自己回到了真实的过去。
可是在接受了原身体的大部分记忆后,他才明白自己这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