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节点一
第一章 灯会 (1/2)

南诏国灯会一年一度,共持续七日,是一年之中最为热闹的节日。每当值此节日,来自四面八方的行脚商、游人、江湖侠士……均将汇聚于南诏都城中,同赏盛况。

是夜乃灯会首日,偌大的南诏国郢都之中灯火通明,但见那街头巷尾人影攒动、摩肩接踵、噪声雷动,当真是热闹非常。

喧嚣声中只听得一人大声说道:“列位看官、大爷可曾听说过女娲娘娘的传说?”周遭赏灯客闻言,均不住聚围上前,却见说话人不过四五十年纪,身侧立着两座架子,挂满了一张张精致的牲畜样面具:猪、狗、羊等等,不一而足,原来是个卖面具的商贩。他见周遭看客无人作答,满意一笑,续道:“众位可想听一听?”

这女娲传说盛行于苗疆,此刻街道上所汇聚的,多半是来自中土、西域的游人,自是不知,齐声答道:“快给我们说说!”

那面具商贩哈哈一笑,苗疆吸引人处,一是风景,二为习俗,三来便是这大异于中土的神话传说,他每年均于灯会之夜出来摆摊贩物,自是拿捏准了这些外来旅人的心思,说道:“各位看官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我这架子上的面具都与女娲娘娘的传说有关,女娲娘娘在造人之前,在正月初一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到了初六创造了马……”便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唇红齿白、冰肌玉骨,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年纪,端地是一位绝代佳人。但见她抢过话道:“初七呢,女娲就仿造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为了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女娲又创造了嫁娶之理,自己当媒人,所有人都学会了造人的方法,凭借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在场众人惊异于如此美人作解说,无不纷纷拍掌称赞。那商贩虽恼她坏了自己如意算盘,但见她娇美无限,却也不忍发作,说道:“还有一个伏羲和女娲的故事不知道了吧?大家一道买个面具,带着面具听故事更有味道!”

少女灿然一笑,说道:“女娲和伏羲原本是一对兄妹,他们真心相爱渴望求得上天成全,于是便携手像老天爷说:‘如果你同意我们在一起就让天上的云彩聚拢起来,如果不同意就让云散开。’你们猜后来怎么着?”却见她笑意盈盈扫视在场群客,余众无不给她瞧得心头一颤,只听她续道:“然后天边的白云全都聚到了一块,老天爷也希望他们走到一块!”

那商贩正指望着以故事来引旅人购买面具,哪承想得半道杀出这么一位丽人坏了自己好事?当下他虽心有恚怒,却也不便发作,只狠狠瞪了那少女一眼,却见她笑容天真无邪,显然并非蓄意破坏,唯有无奈笑了笑。

众人均拍掌称赞,齐声喝彩,却不知到底是在盛赞她容颜俏丽,还是在夸她故事讲得好。

忽听得人群中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紫萱!”话音之中隐有几分呵责之意。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却见说话者肤如凝脂、秀丽绝俗,竟与那场中少女轩轾不分,只是身上多了股道不出的出尘气息,与这周遭尘世格格不入。二人均是一身苗人装扮,显是当地苗族少女。

“怎么啦,姐姐?”那被唤作“紫萱”的少女笑意盈盈道。

那身着白衣的姐姐道:“不可多事。”说着,指尖微动,周遭围观的数十人倏然间一哄而散。原来她担心遭人注目,暴露身份,便使了个小法术驱散人群。紫萱嘟起嘴,“哦”了一声以示回应。

那面具商见周遭顾客陡然作鸟兽散,竟无一驻足,大叫一声“哎呦”,说道:“各位大爷,不妨再看看这些面具,明日歌会还用得着……”奈何依旧留不住人,转首看向那身着紫衫的少女,说道:“姑娘,我这一年之中便指望灯会做生意,你可倒好,将我的顾客全都给赶跑啦!我这一家老小全都指望我养活,你教我如何是好?”他同为苗人,深知苗疆多有奇异蛊术,自是猜得到群客散去与这二位少女脱不开干系。

紫萱不过是一时兴起,哪知坏了人好事,歉然道:“这位大叔,我不是有意的,要不我多买你几个面具。”说着,看向那白衣少女,眼中尽是祈求之意。白衣少女轻嗔一声:“就你爱出风头。”自腰间荷包掏出一块碎银,递与商贩。

此间事了,紫萱微吐舌头,取下两枚面具,与蓝衣少女一道携手离去。

南诏灯会盛况,引得来者无数。熙来攘往、人声鼎沸的灯会街道上,只见一位负剑游侠穿行于人群间。蓦地里,只听得一声声“紫萱”回响于喧嚣的街道上。他身负仙家修为,并非寻常江湖侠士,这一声声叫唤既能盖过喧嚣人声,却又不入寻常人之耳,定是施了术法之故。只是他既感受不到施术者恶意,倒也不甚在意,自顾自赏灯观花。

南疆盛产曼陀罗花,全国上下均识得培栽山茶之术,是以灯会上除却花灯之外,尤以山茶花居多,各类名品一应俱全,既有稀缺罕见、一花多开的“十八学士”、“八仙过海”,亦有寻常已极的单色山茶花,一眼望去,当真是目不暇接。那游侠穿行其间,他虽非赏花名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